素问·热论 【原文】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导学】 本段指出了外感热病的治疗原则。 素问·评热病论 【原文】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导学】 本段论述了劳风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及预后。 素问·咳论 要点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的理论及其临床意义 要点二“肺之令人咳,何也?……乘冬则肾先受之。” 【原文】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导学】 本段提出了“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1.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发病学观点 2. 咳的病因病机 3. 咳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4. 后世医家根据《内经》不同时令之咳提出的治咳之法 素问·痹论 【原文】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导学】 本段阐述了五脏痹的症状特点。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