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已经公布,博傲教育为各位考生收集到信息如下: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面部色诊的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躯体四肢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出物 要点: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 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喑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所欲、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方法 4.脉象要素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 要点: 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 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诊小儿脉 要点: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 细目一 六淫辨证 要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情志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细目一: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太阴病证 要点: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五: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六: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细目一: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二:气分证 要点: 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四:血分证 要点: 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细目一:上焦病证 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中焦病证 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下焦病证 要点:下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三焦病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20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考热线电话:400-6286615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2019执业医师售后服务:310060480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