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备考期,博傲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奉上“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第一站考点“腹痛””,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诊断和病证鉴别 1.诊断要点 1)凡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2)痛发或加剧与饮食、情志、受凉等因素有关。 3)排除外科、妇科腹痛,以及其他内科病证中出现的腹痛症状。 2.病证鉴别 腹痛与胃痛的鉴别 首先二者在部位上有区别:胃痛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腹痛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 其次二者伴随症状不同:胃痛多伴有脘腹胀闷,纳差,或得食痛减,或食后痛增,或呕苦泛酸,或伴呕逆、嗳气等证;而在腹痛时这些症状很少见。 辨证论治 1.寒邪内阻证 主症:腹痛拘急,遇寒痛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清稀或秘结,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 证机概要:寒邪凝滞,中阳被遏,脉络痹阻。 治法: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代表方: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常用药:高良姜、干姜、紫苏、乌药、香附、陈皮。 2.湿热壅滞证 主症:腹痛拒按,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潮热汗出,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代表方:大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3.饮食积滞证 主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证机概要:食滞内停,运化失司,胃肠不和。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代表方:枳实导滞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神曲、黄芩、黄连、泽泻、白术、茯苓。 4.肝郁气滞证 主症: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香附、陈皮、芍药、甘草、川芎。 5.瘀血内停证 主症: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内停,气机阻滞,脉络不通。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桃仁、红花、牛膝、川芎、赤芍、当归、生地、甘草、柴胡、枳壳、桔梗。 6.中虚脏寒证 主症: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胃纳不佳,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代表方:小建中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生姜、饴糖、大枣、芍药、炙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