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口腔执业医师 >

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口腔执业医师笔试考点)

2020-09-18 来源:博傲网校 浏览次数:821 发布者:刘老师

  【考频指数】★★★

  1.Ⅲ型超敏反应是由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等效应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2.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血液中的可溶性抗原与IgG或IgM结合可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不易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也不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3.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发生于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2——3周。

  3)Arthus反应:用马血清经皮下反复免疫家兔诱导的抗体可与再次注射的马血清抗原生成免疫复合物。

  4)血清病:初次大量注射马血清抗毒素后1——2周,可在人体引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体征。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医学考试在线       

821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