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口腔执业医师 >

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5

2018-08-06 来源:博傲教育 浏览次数:1157 发布者:倪老师

  成功报名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咱们接下来要围绕着考试大纲展开重点复习了。这里,博傲网校小编总结了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结合2018年考试内容整理的考点。今天,我们一起复习2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

  一、A1

  1、关于咽旁间隙感染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为牙源性,特别是下颌智牙冠周炎

  B、腭扁桃体感染的扩散

  C、相邻间隙感染的扩散

  D、偶尔继发于腮腺炎

  E、常常继发于耳源性炎症和颈深上巴结炎

  2、咽旁间隙感染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丰富

  B、感染可通过筋膜间隙的平面扩散

  C、可因呼吸、胸内负压及重力的作用形成纵隔脓肿

  D、间隙位置表浅,间隙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

  E、源于口底、咽喉和中耳等部位的感染可累及咽后、咽旁、下颌下等间隙

  3、急性磨牙冠周炎的治疗方法中应除外

  A、局部冲洗上药

  B、切开引流

  C、配合口服抗生素

  D、拔除患牙

  E、使用漱口液

  4、急性冠周炎早期局部治疗应首先采用

  A、拔除患牙

  B、龈袋烧灼

  C、龈袋冲洗上药

  D、切开引流

  E、开髓引流

  5、反复发作并形成两颊瘘的第三磨牙牙冠周炎,其根治方法为

  A、切除瘘管

  B、拔除病原牙,搔刮瘘管

  C、切除瘘管,应用抗生素

  D、切除瘘管,局部冲洗

  E、拔除病原牙,切除瘘管

  6、下列哪个间隙感染扩散不会引起颞间隙感染

  A、咬肌间隙

  B、下颌下间隙感染

  C、颊间隙感染

  D、颞下间隙

  E、翼下颌间隙

  7、关于能够引起口腔颌面部感染的致病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

  B、近年来,还可检出厌氧菌,如类杆菌属、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等

  C、目前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多见的是需氧菌的感染

  D、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亦日益增多

  E、口腔颌面部感染可分为化脓性和特异性两大类

  8、下列说法属于颌面骨结核的临床表现的是

  A、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B、全身症状严重

  C、脓性分泌物为翠绿色

  D、肿胀区表面皮肤和黏膜常表现为无化脓性感染的充血发红

  E、病变部位骨质塌陷,无压痛

  9、关于颌面骨结核的X线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A、骨质疏松脱钙,有小死骨块,与周围骨质无明显分开

  B、边缘清晰而不整齐的局限性骨破坏,但死骨及骨膜增生均少见

  C、骨质增生,小死骨块,与周围骨质分界线模糊

  D、大块死骨形成,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

  E、骨膜反应活跃,病变区与周围骨质分界模糊

  10、下列哪项不是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

  A、病程发展缓慢,可在放疗后十余年才出现症状

  B、死骨分离速度缓慢

  C、死骨与正常骨界线清楚

  D、骨面暴露部位长期溢脓,久治难愈

  E、可形成口腔和面颊部洞穿缺损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咽旁间隙感染途径:多为牙源性,特别是下颌智牙冠周炎,以及腭扁桃体和相邻间隙感染的扩散。偶尔继发于腮腺炎耳源性炎症和颈深上巴结炎。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咽旁间隙感染的特点:①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血管丰富,一旦感染,感染性坏死物质极易扩散和吸收,引起难以控制的致死性全身脓毒败血症。②源于口底、咽喉和中耳等部位的感染累及咽后、咽旁、下颌下间隙等颈深筋膜间隙时,感染可通过筋膜间隙的平面扩散,并因呼吸、胸内负压及重力的作用形成纵隔脓肿。③间隙位置深在,咽旁间隙感染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菌血症和颈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炎症期一般不能拔牙,以免感染扩散。若急性冠周炎引起张口受限,则牙齿无法拔除。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智牙冠周炎的治疗以局部冲洗、上药为主。智牙冠周炎的治疗原则: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反复发作形成的“颊瘘”需要切除,局麻下切除在拔牙的同时应切除瘘管,刮净肉芽,缝合面部皮肤瘘口。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颞间隙的感染来源:常由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颞下间隙和颊间隙感染扩散引起。耳源性感染(化脓性中耳炎、颞乳突炎)、颞部疖痈以及颞部损伤继发感染均可波及颞间隙。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口腔颌面部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近年来,由于应用厌氧培养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还可检出厌氧菌,如类杆菌属、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等检出率也极高,说明目前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多见的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诸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等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亦日益增多。

  因病原菌的不同,口腔颌面部感染可分为化脓性和特异性两大类,后者指结核、梅毒、放线菌等引起的特定病变。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骨结核一般为无症状的渐进性发展,偶有自发痛和全身低热。病变部位的软组织呈弥漫性肿胀,其下可扪及质地坚硬的骨性隆起,有压痛,肿胀区表面皮肤和黏膜常表现为无化脓性感染的充血发红。颌骨结核可继发化脓性感染而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急性骨髓炎的症状,脓液也变成黄色黏稠。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颌面骨结核的X线片表现为边缘清晰而不整齐的局限性骨破坏。但死骨及骨膜增生均少见。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发展缓慢,往往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乃至十余年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呈持续性针刺样剧痛,由于放疗引起黏膜或皮肤溃疡,致牙槽骨、颌骨骨面外露,呈黑褐色;继发感染后在露出骨面的部位长期溢脓,经久治而不愈。病变发生于下颌支时,因肌萎缩及纤维化,可出现明显的牙关紧闭。放射后的颌骨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致死骨分离的速度非常缓慢,因此,死骨与正常骨常常界限不清。口腔及颌面部软组织,同样受到放射线损害,局部血运有不同程度障碍,故极易因感染而造成组织坏死,形成口腔和面颊部的洞穿缺损畸形。放射性颌骨坏死病程长,患者全身呈慢性消耗性衰竭,常表现为消瘦及贫血。放射性颌骨坏死与化脓性骨髓炎不同,虽已形成死骨,却无明显界限,而且是慢性进行性发展。

  以上是关于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更多关于2018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和资料,详情关注博傲网校口腔执业医师栏目!我们会定期提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我们是合格率最高的!医考热线电话:400-6286615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填写邀请码:1460[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着你!  

 医学考试在线      

1157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