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红细胞 |
RBC |
男:(4.5-5.5)×1012∕L
女:(4.0-5.0)×1012∕L
新:(6.0-7.0)×1012∕L |
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
生理性↓:生理性贫血
病理性↑:相对↑-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
绝对↑-代偿性红细胞增加(肺心等)
真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病理性↓:病理性贫血 |
血红蛋白 |
Hb |
男:120-160g ∕L
女:110-150g ∕L
新:170-200g ∕L |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压积) |
HCT
PCV |
男:40℅~50℅
女:35℅~45℅ |
↑:见于大面积烧伤和脱水患者
↓:见于贫血患者 |
红细胞平均值 |
平均红细胞容积 |
MCV |
82~95fl |
大细胞性贫血 |
正常细胞性贫血 |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
MCH |
27~31pg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MCHC |
320~360g ∕L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RDW |
<15℅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白细胞计数 |
WBC |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
白细胞分类 |
中性粒细胞 |
N |
50﹪~70﹪ |
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晚期
病理性↑:急性感染、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
病理性↓:某些感染(伤寒、病毒)、再障、脾亢、某些理化因素损害、某些免疫性疾病 |
淋巴细胞 |
L |
20﹪~40﹪ |
↑:某些急性传染病(风疹、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结核等)、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嗜酸性粒细胞 |
E |
0.5﹪~5﹪ |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伤寒、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嗜碱性粒细胞 |
B |
0﹪~1﹪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
单核细胞 |
M |
3﹪~8﹪ |
↑:某些感染(结核、伤寒、心内膜炎) |
血小板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小板计数 |
PLT |
(100-300)109∕L |
↑: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术后、脾切除后(一时性)
↓:血小板生成障碍(白血病、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多(ITP)、脾亢、系统性红斑狼仓(SLE)、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
血小板比积 |
PCT |
0.1﹪~0.28﹪ |
↑: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
↓: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
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 |
9.4~12.5fl |
PLT↓,MPV↑:骨髓自身正常,但外周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巨核细胞数及大小↑。
PLT↑,MPV→: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
PLT↓,MPV↓:骨髓抑制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再障、骨髓瘤、AIDS等)
PLT→,MPV↓: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术后、某些血红蛋白病 |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
PDW |
<18﹪ |
↑: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栓性疾病 |
血糖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空腹血糖 |
Glu |
3.9~6.4 mmol∕L(70~120mg∕dl)
↑:轻度增高:7.3~7.8 mmol∕L
中度增高:8.4~10.1mmol∕L
重度增高:>10.1 mmol∕L
↓:轻度↓:3.4~3.9mmol∕L
中度↓:2.2~2.8mmol∕L
重度↓:<1.7mmol∕L |
↑: 1.糖尿病:#≥7.0 mmol∕L:
2.其他内分泌疾病:甲亢、皮质醇增多症
3.应急性高血糖: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
4.药物性:噻嗪类利尿药
↓:1.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瘤
2.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3.严重的肝脏疾病
4.生理性血糖降低:饥饿、剧烈运动后 |
#<6.0 mmol∕L(正 常)
#≥6.0 mmol∕L~ <7.0 mmol∕L |
葡萄糖耐量试验 |
OGTT |
#0.5—1h:7.8~8.9 mmol∕L.
<11.1mmol∕L
#2h : <7.8 mmol∕L
#3h :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 |
1.糖尿病的诊断:
症状+随机血糖≥11.1 mmol∕L
2HPG≥11.1 mmol∕L
空腹血糖7.0 mmol∕L
2.糖耐量降低:2型糖尿病、痛风、肥胖症、甲亢
3. 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胰岛B细胞瘤 |
尿常规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尿量 |
|
1000~2000ml∕24h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l∕24h,
或持续<17 ml∕h
多尿:>2500 ml∕24h |
↓:肾前性:休克等有效循环血容量↓
肾性肾衰竭:
肾后性: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
假性少尿:膀胱尿潴留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崩症等
肾脏疾病:慢性肾盂肾炎等
精神性多尿 |
颜色 |
|
|
|
气味 |
|
|
|
酸碱度 |
pH |
5~8 |
↑: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尿路感染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
比重 |
SG |
1.015~1.025 |
↑: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糖尿病
↓: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
蛋白质 |
Pro |
定性:(-)
定量:≤0.15g ∕24h |
功能性蛋白尿:剧烈的运动、竟声、精神紧张
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肾性;肾后性 |
葡萄糖 |
G lu |
定性:(-)
定量:<2.8mmol ∕24h |
血糖增高性尿糖:饮食性尿糖;糖尿病
血糖正常性尿糖:家族性尿糖 |
酮体 |
Ket |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糖尿病酮症、中毒、服用某些减糖药 |
尿胆红素 |
Bil |
(-) |
溶血性黄疸: Bil -,Ubg +
肝细胞性黄疸:Bil +,Ubg +
阻塞性黄疸: Bil +,Ubg - |
尿胆原 |
Ubg |
(-) |
亚硝酸盐 |
Nit |
(-) |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 |
尿白细胞 |
Leu |
<25∕μl |
尿路感染 |
尿潜血试验(RBC HB) |
|
≤10∕μl |
>10∕μl:血尿 |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
细胞 |
红细胞 |
<3∕HP,>3∕HP:镜下血尿 |
肾小球源性血尿: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结石等 |
白细胞 |
<5∕HP |
|
管型 |
细胞管型、颗粒管型…… |
|
血电解质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阳离子 |
血钾 |
K+ |
正 常:3.5~5.3 mmol∕L
低血钾:<3.5 mmol∕L
高血钾:>5.3 mmol∕L |
低钾血症: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丢失过多(呕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
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血清钾进入细胞。
高钾血症:摄入过多
排泄困难
细胞内钾大量释放 |
血钠 |
Na+ |
正常:135~145 mmol∕L
低钠血症:<135 mmol∕L
高钠血症:>145 mmol∕L |
低钠血症: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丢失过多:消化道失钠:呕吐;肾性失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等;体表失钠,烧伤
高钠血症:摄入水分不足
肾性失水:渗透性利尿
体表失水:大量出汗
肾小管重吸收↑ |
血钙 |
Ca2+ |
正常:2.25~2.58 mmol∕L
低钙血症:<2.25 mmol∕L
或<9mg∕dl
高钙血症:>2.58 mmol∕L 或>11mg∕dl |
低钙血症: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需要增加:如孕妇
肾脏疾病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高钙血症:摄入过多,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服用维生素D过多,
骨病及某些肿瘤 |
阴离子 |
血氯 |
Cl- |
正常:96~108 mmol∕L
低氯血症:<96 mmol∕L
高氯血症:>108 mmol∕L |
低氯血症: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丢失过多:消化道失钠长期呕吐、腹泻;肾性失氯
摄入水分过多:尿崩症
呼吸性酸中毒
高氯血症:高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呼吸性酸中毒 |
血无机磷 |
P2- |
正常:0.97~1.61 mmol∕L
低磷血症:<0.97 mmol∕L
或<3mg∕dl
高磷血症:>1.61 mmol∕L 或>5mg∕dl |
低磷血症: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磷转移至细胞内
丢失过多:血透
其他:甲旁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等
高磷血症:甲旁减
肾衰酸中毒
维生素D过多
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 |
血清铁 |
|
男:11~30μmol∕L
女:9~27μmol∕L |
↑:肝细胞损害、血液病、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缺铁性贫血 |
血清总铁结合力 |
|
男:50~77μmol∕L
女:54~77μmol∕L |
生理性变化:新生儿↓、女青年和孕妇↑
病理性变化:↓:转铁蛋白合成减少:肝硬化等
↑:转铁蛋白合成增加:缺铁性贫血、孕妇后期、急性肝炎 |
血脂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清总胆固醇 |
TC |
<5.17 mmol∕L(<200mg∕dl):合适水平
5.17~6.47 mmol∕L(200~250mg∕dl):轻度↑(边缘水平)
≥6.47mmol∕L(≥250mg∕dl):高胆固醇血症
≥7.76mmol∕L(≥300mg∕dl):严重高胆固醇血症 |
生理行变化:
病理性:
↑:原发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同下)
↓:(同下) |
血清甘油三脂 |
TG |
0.56~1.7 mmol∕L |
↑:原发性的高脂血症
继发性的:甲减、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严重的肝脏疾病、肾上腺功能减退、甲亢 |
血清脂蛋白 |
高密度脂蛋白 |
HDL-C |
0.94~2.0 mmol∕L |
↓与TG呈负相关(冠心、动脉硬化、糖尿病……) |
低密度脂蛋白 |
LDL-C |
2.07~3.12 mmol∕L
3.15~3.61 mmol∕L:边缘↑
≥3.61mmol∕L:↑ |
↑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
|
脂蛋白(a) |
LP(a) |
<300mg∕L |
↑已作为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
|
|
|
|
|
|
肾功能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血清肌酐 |
Cr |
男:44~133μmol∕L(0.5~1.5mg∕dl )
女:70~106μmol∕L(0.8~1.2mg∕dl ) |
不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任何导致肾小球降低的疾病。如:急慢性肾衰)
|
血清尿素氮 |
BUN |
2.9~8.2mmol∕L(8~23mg∕dl) |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肾前性:1.蛋白质代谢增加,大量高蛋白饮食、饥饿、发热等;2.肾血流下降(脱水、休克、心衰)
肾性:急慢性肾衰
肾后性:肾脏以下的尿路阻塞性疾病 |
血清尿酸 |
UA |
90~420μmol∕L |
升高具有临床意义
原发性:如原发性痛风
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骨髓瘤等
肾功能损害性疾病
中毒(如:氯仿、四绿化碳、铅)和子痫 |
肝功能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蛋白质功能检查 |
血清总蛋白 |
STP |
60~80g∕L |
用于检测慢性肝损害,并可反映肝实质细胞储备功能
1.STP 、A↑:血清水分↓,总蛋白和白蛋白 浓度升高
2.STP 、A↓:①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②营养不良;③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④消耗增加(甲亢、晚期肿瘤)
3. STP 、G↑:主要为M蛋白血症
4. G↓:①生理性(如;小于3岁的幼儿)② 免疫功能抑制③先天性的低γ球蛋白血症 |
清(白)蛋白 |
A |
40~55 g∕L |
球蛋白 |
G |
20~30 g∕L |
比值 |
A∕G |
1.5~2.5:1 |
胆红素代谢检查 |
血清总胆红素 |
STB |
5.1~17.1μmol∕L(0.3~1.1mg∕dl) |
1. 34.2>STB>17.1μmol∕L:隐性黄疸
34.2~171μmol∕L:轻度黄疸
171~342μmol∕L:中度黄疸
STB>342μmol∕L:高度黄疸
2. STB<85.5μmol∕L:溶血性黄疸
STB<171μmol∕L:肝细胞黄疸
STB>171μmol∕L:阻塞性黄疸
3. CB∕STB<20℅: 溶血性黄疸
20℅~50℅: 肝细胞黄疸
>50℅: 阻塞性黄疸. |
血清结合胆红素 |
CB |
1.7~6.8μmol∕L(0.1~0.4mg∕dl) |
比值 |
CB∕STB |
|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 |
UCB |
|
血清氨基转移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GPT) |
5~25卡门单位(比色法)
5~40U/L(连续检测法) |
增高具有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胆管炎
2.心肌损害: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3.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
4.药物和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AST升高更明显)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
AST(GOT) |
8~28卡门单位(比色法)
8~40U/L(连续检测法) |
碱性磷酸酶 |
ALP |
1.连续检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250 U/L
2.比色法:成人:3~13金氏单位
儿童:5~28金氏单位 |
1.生理性升高:生长期儿童、妊娠中晚期
2.病理性升高:
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
骨骼疾病 |
γ-谷氨酰转移酶 |
GGT(γ-GT) |
1.连续检测法:男性:11~50U/L,女性:7~32 U/L
2.比色法:男性:3~17 U/L
女性:2~13 U/L |
增高具有临床意义
1.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3. 药物和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 |
血气分析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动脉血氧分压 |
PaO2 |
10.6~13.3KPa(80~100mmHg)
<10.6 KPa(80mmHg);缺氧 |
判断肌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60 mmHg(8KPa):呼吸衰竭
<40 mmHg:重度缺氧
<20 mmHg:生命难以维持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PaCO2 |
4.67~6.0KPa (35~45mmHg) |
1.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aO2<60 mmHg,Pa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 mmHg,Pa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2. 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aCO2>6.67 KPa(50 mmHg):呼吸性酸中毒
PaCO2<4.67 KPa(35 mmHg):呼吸性碱中毒
3. 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aCO2↓,可减至10 mmHg
代谢性碱中毒:Pa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不变
PaCO2↑肺泡通气不足
PaCO2↓肺泡通气过度 |
动脉血氧饱和度 |
SaO2 |
95℅~98℅ |
|
血液酸碱度 |
pH |
7.35~7.45 |
<7.35: 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 |
碳酸氢根
(HCO3-) |
实际碳酸氢根 |
AB |
22~27 mmol∕L |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
标准碳酸氢根 |
SB |
是动脉血在38℃、PaCO25.33KPa
SaO2100℅条件下,所测的HCO3-含量。AB=SB |
全血缓冲碱 |
BB |
是血液(全血或血浆)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
45~55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BB ↓,
代谢性碱中毒:BB ↑ |
二氧化碳结合力 |
CO2CP |
22~31 mmol∕L |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
剩余碱 |
BE |
±2.3mmol∕L |
临床意义与SB相同
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 |
脑脊液
项目 |
|
参考值 |
临床意义 |
一般性状 |
|
颜色 |
|
无色水样液体 |
红色:穿刺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黄色:陈旧出血、脑脊髓肿瘤、黄疸患者
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所致,如:化脓性脑膜炎
微绿色:绿脓杆菌感染所致
褐色或黑色: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
|
透明度 |
|
清晰透明 |
|
凝固物 |
|
不会出现凝快或薄膜 |
|
|
化学检查 |
蛋白质检查 |
蛋白定性试验 |
Pandy |
阴性 |
阳性: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如:脑膜炎、出血、中毒
2.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脊髓肿瘤、粘连等
3.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如:神经性梅毒、多发性硬化症 |
蛋白定量试验 |
|
成人:0.2~0.45g/L
儿童:0.2~0.40g/L |
与蛋白定性(同) |
蛋白电泳检测 |
|
|
|
葡萄糖检查 |
|
成人:2.5~4.5mmol∕L
脑脊液/血浆葡萄糖比率﹦0.3~0.9 |
脑脊液葡萄糖减少:
1.化脓性脑膜炎;2.结核性脑膜炎;3.脑膜肿瘤、其他脑膜炎; |
氯化物检查 |
|
120~130mmol∕L |
脑脊液氯化物减少:
主要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
酶学检查 |
|
|
|
显微镜检查 |
细胞计数 |
|
成人:(0~10)×106/L
儿童:(0~8)×106/L
|
细胞增多: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3.脑寄生虫病
4.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
分类 |
|
淋巴细胞:70℅
单核细胞:30℅ |
|
细菌学检查 |
|
|
|
免疫学检查 |
|
|
|
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腹水)
|
漏出液 |
渗出液 |
原因 |
非炎性积液: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晚期肝硬化
2.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淋巴管阻塞:丝虫病 |
炎性积液:
1.感染性:化脓性细菌、分支杆菌、病毒、支原体等
2.非感染性:外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 |
一般性状 |
颜色 |
淡黄,浆液性 |
不定,可为:
1.血性:恶性肿瘤、急性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及出血性疾病等
2.脓性:化脓性感染
3.乳糜性:淋巴管阻塞、脂肪变性细胞 |
透明度 |
清晰透明或微浑 |
多浑浊;因含有大量的细胞、细菌 |
比重 |
<1.018 |
>1.018:因渗出液含有大量的细胞及蛋白、 |
凝固性 |
不易凝固:因含纤维蛋白少 |
易自凝:渗出液含有纤维蛋白、细菌、组织裂解产物 |
化学检查 |
粘蛋白定性试验 |
阴性 |
阳性 |
蛋白定量试验 |
<25g/L |
>30g/L |
葡萄糖测定 |
与血糖相近 |
低于血糖水平 |
乳酸测定 |
|
|
酶活性测定 |
|
|
癌胚抗原测定 |
|
|
显微镜检查 |
细胞计数 |
<100×106/L |
>500×106/L |
细胞分类 |
以淋巴细胞、间皮细胞为主 |
急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慢性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
脱落细胞检查 |
|
|
寄生虫检验 |
|
|
细菌学检查 |
阴性 |
可找到病原菌 |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通过率最高的!医师考试通过率低,怎么才能一考过关呢?通关技巧热线:400-1680561
你想知道一考过关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
扫一扫关注博傲医师微信公众号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注册时输入邀请码1460[海量试题][历年真题]

887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