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例分析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第五站涉及的考点,现将整理的有关内容分享如下: 1.浅龋: 一般无自觉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无明显反应,X线发现隐蔽龋。 浅龋的鉴别诊断:①釉质钙化不全;②釉质发育不全;③氟牙症。 2.中龋: 患者对酸甜敏感,冷热酸痛,冷刺激明显,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龋洞中除有病变牙本质外还有食物残渣、细菌等。 术区隔离:①简易隔离包括棉巻隔离和吸唾器;②橡皮障隔离法;③选择性辅助隔离法包括退缩绳、开口器、药物。 窝洞消毒:75%酒精、樟脑酚;25%麝香草酚乙醇溶液。 洞底距髓腔和牙本质厚度大于1.5——2mm不需垫底;大于1mm一般只垫一层;小于1mm需垫两层。 3.深龋: 龋洞很深易于探查到,常有食物嵌入洞中,食物压迫使牙髓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遇冷热化学刺激时疼痛较中龋剧烈。 深龋的鉴别:①可复性牙髓炎;②慢性牙髓炎。 深龋治疗原则:①去净腐质,消除感染源;②保护牙髓;③正确判断牙髓情况。 4.猖獗龋: 也叫湿性龋,病变进展快,呈浅棕色,质地较软且湿润,易用挖器剔除,也称猛性龋。 治疗:①早期釉质龋采用保守治疗;②有组织缺损时采用修复性方法治疗;③深龋近髓时采用保护牙髓的措施,再进行修复。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