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是执业中药师考试常见出题点之一,对驱虫药的复习,考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味多苦,多入脾、胃或大肠经,对入体肠道寄生虫有毒杀作用,功善驱虫或杀虫。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临床应用时,虫病兼积滞者,配消积导滞药;便秘者,配泻下药;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者,配健运脾胃药;体虚者,宜补虚与驱虫兼施,或先补虚后驱虫。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以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部分药物有毒,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以免中毒;在发热或腹痛较剧时,宜先清热或止痛,待缓解后再使用驱虫药;孕妇及老弱患者应慎用。 【用法用量常见考点】 使君子:内服: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岁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连用2~3天。 槟榔:内服:煎汤,3~10g;单用驱杀绦虫、姜片虫,须用30—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焦槟榔长于消积。槟榔配常山:槟榔性温无毒,功能杀虫、行气利水、缓通大便;常山性寒有毒,功能涌吐祛痰截疟。两药相合,寒热并施,相反相成,既有较强的祛痰截疟之功,又可减少常山涌吐之副作用,故善治疟疾久发不止。 贯众: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驱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雷丸:内服: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或入丸剂,每次5—7g(驱杀绦虫每次12~18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3天。 鹤草芽:内服:研粉吞服,成人每次 30~50g。小儿按体重0.7~0.8g/kg,每日1次,早晨空腹服。 榧子:内服: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嚼服,每次15g,炒熟去壳。 【驱虫药考点】 1.主驱蛔虫的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 2.主驱绦虫的药物有:槟榔、南瓜子、鹤芽草、雷丸。 3.广谱驱虫药物有:贯众、槟榔。 4.既能驱虫,又兼泻下的药物有:槟榔。 以上内容由博傲网校小编搜集整理,更多执业中药师复习资料在博傲网校执业中药师频道,如果你认为小编整理的内容对你复习有帮助,欢迎关注博傲网校官网! 我们能押中考题,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我们连续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题,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可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QQ群:291876905、272563230、375711639 扫一扫二维码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下方金题APP二维码,注册登录即可免费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