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凡气味芳香,以化湿运脾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2.主治病证: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泻、食少倦怠、舌苔白腻,或湿热困脾之口甘多涎,以及湿温、暑湿,兼治阴寒闭暑等。 3.使用注意:本类药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又因其气味芳香,大多含挥发油,故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苍术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痰饮,水肿。 2.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3.湿盛脚气、痿证。 4.夜盲,眼目昏涩。 【配伍】 苍术配厚朴、陈皮:苍术性温,功能燥湿健脾;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积;陈皮性温,功能燥湿化痰、行气调中。三药相配,温燥除湿力强,且善行气,故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者尤宜。 厚朴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性能特点】为治湿阻、食积、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之要药。 【功效】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技巧:穿又厚又破是小气)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2.食积或便秘脘腹胀满。 3.咳喘痰多。 【配伍】 厚朴配枳实:厚朴性温,功能燥湿、行气、消积;枳实微寒,功能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两药相配,燥湿、消积、行气之力均强,主治湿浊中阻,或食积停滞或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以及痰浊阻肺之喘咳、胸满。 广藿香 【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善治湿阻中焦、恶心呕吐,兼风寒袭表者尤佳。 【功效】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阴寒闭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3.呕吐,尤宜湿浊中阻者。 【配伍】 广藿香配佩兰:广藿香微温,功能化湿和中、解暑、止呕,且兼发表;佩兰性平,功能化湿解暑。两药相配,尤善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也无论有无表证,均可投用。 佩兰 【性味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为治湿热脾瘅口甜腻或口臭多涎之良药。 【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湿热困脾。 3.暑湿及湿温初起。 砂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脾胃虚寒吐泻。 4.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打碎后下;或入丸散。 【配伍】 砂仁配木香:砂仁性温,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木香性温,功能理气调中止痛。两药相配,化湿、理气、调中止痛力胜,凡湿滞、食积,或夹寒所致脘腹胀痛即可投用。兼脾虚者,又当配伍健脾之品。 白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技巧:白子画) 【主治病证】 1.湿阻中焦证。 2.脾胃气滞证。 3.胃寒呕吐。 草豆蔻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 1.寒湿中阻之胀满疼痛。 2.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草果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主治病证】 1.寒湿中阻证。 2.寒湿偏盛疟疾。 以上【《中药二》芳香化湿药知识点总结】内容由博傲小编整理,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就收藏分享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的药考知识点,那就快来关注博傲网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