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1.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炒甘草、白术、山药、大枣。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配伍意义:桔梗宣利肺气,通调水道,又载药上行,与诸补脾药合用,有“培土生金”之意。 3.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参,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虚气陷证。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配伍特点:补气为主,升提为辅,补中寓升;甘温益气为主,略佐行气,补中兼行,补而不滞。 辨证要点:采用甘温之品以补元气,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4.生脉散 组成:人参、麦门冬、五味子。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5.四物汤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干地黄。 方歌: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虚滞诸多症,加减运用贵变通。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配伍特点:以熟地黄、白芍阴柔补血之品与辛香之当归、川芎等量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补中有行,温而不燥,滋而不腻。 辨证要点: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6.归脾汤 组成:白术、当归、茯苓、炒黄芪、远志、龙眼肉、炒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歌: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苓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辨证要点: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7.炙甘草汤 组成: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清酒。 方歌: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