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中医综合 >

中医考研总结(中内——肺系篇)

2016-12-15 来源:博傲网校 浏览次数:1400 发布者:段老师

      博傲网校小编为2017年考研冲刺的朋友们整理了中医考研总结(中内——肺系篇),希望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哦!预祝2017年考研的考生们,取得优异成绩。

  感冒沿革:北宋《仁斋直指方》首见“感冒”之名;清《类证治裁》首见“时行感冒”;将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丹溪心法》明确病位在肺

  病因病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感冒诱发或传变的病证——肺痈、肺胀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轻证)或荆防败毒散(夹湿)羌活胜湿汤(表湿较重)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小便短赤)加六一散

  (4)气虚感冒证——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

  (5)阴虚感冒证——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咳嗽

  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沿革:咳嗽之名始见于《内经》;《素问》指出咳嗽病位在肺,确立脏腑分类法。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十咳;首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喻昌《医门法律》,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及六条治咳之禁;《医学心悟》:“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

  病因病机: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内伤咳嗽——养肺、清肝、健脾、补肾。

  (一)外感咳嗽——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和收涩镇咳药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六一散(夹暑)】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渴——桑杏汤(温燥)

  杏苏散(凉燥——轻宣凉燥,温润止咳【温而不燥,润而不凉】)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六君子丸(调理)、杏苏二陈丸(标本兼顾)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哮

  哮——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沿革: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丹溪心法》:“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哮的别名——呷嗽、哮吼、齁赫(鼻合)

  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发作期的病因病理关键是外邪侵袭,触动伏痰,痰气相搏,气道被阻。(即“痰阻气闭”)

  鉴别:哮必兼喘,哮有宿根,频发频止,哮有声响。

  (一)发作期

  (1)冷哮证(痰少咯吐不爽)——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射干麻黄汤(哮鸣喘咳,表证不著)或小青龙汤(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苏子降气汤(病久,阴盛阳虚,气短不足以息,面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以标本同治,温养补虚,降气化痰)】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控涎丹(痰,喘,不能平卧)】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黑锡丹(喘急面青,烦躁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脉细)】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喘证的名称、症状表现和病因病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张仲景《金匮要略》“上气”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亦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把喘证分为虚实两大证,作为辨证纲领。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林佩琴《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病因病机: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严重时心【喘证持续不已的病位在心】。

  治法:实喘以祛邪利气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

  (一)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呼吸气粗声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小青龙汤(寒饮伏肺,复感客寒而引发)】 华盖散(麻黄,紫苏,杏仁,橘红,桑白皮,茯苓,甘草)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六磨汤(加大黄,气滞腹胀,大便秘结)】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兼中气虚弱,肺脾同病)】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肾阴虚者,滋阴纳气)】

  【苏子降气汤(痰浊壅肺的“上实下虚”,化痰降逆,温肾纳气)】

  【真武汤(阳虚饮停,上凌心肺,心悸或肢体浮肿、尿少,舌淡胖,脉沉细)】

  【五苓散(久喘胸闷,头目昏眩,脐下悸动,吐涎沫,为水饮上泛于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苓桂术甘汤(心悸眩晕,胸脘痞满,恶心吐涎,形寒肢冷,小便短少)】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痈——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

  肺痈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未成脓时,泻肺去壅,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排脓解毒,桔梗汤。”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

  《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为治疗本病之要方。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

  病因:1、感受风热,2、痰热素盛。

  转归:肺痈溃脓期,病情顺逆的转化,应观察——胸痛的轻重,痰血的消长,饮食的增减,热势的盛衰。

  (1)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犀黄丸(热毒瘀结,咯脓浊痰,有腥臭味)】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溃脓期加入山甲片、皂角刺,为了溃脓排脓】【溃脓期逆证:脓腥臭异常,胸痛不减,气喘鼻煽】【溃脓期主症:胸中烦满而痛,咳吐脓血痰,烦渴多饮,身热面赤】【桔梗白散(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

  【恢复期调治之良方,益气养阴,清肺化痰】合桔梗杏仁煎【正虚邪恋,益气养阴,排脓解毒】

  肺胀——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

  《内经》肺胀病名,《丹溪心法》:“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提出分虚实两喘,“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

  病机: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

  病因病机:痰饮、血瘀、气虚。

  【咳嗽,喘证,哮证,均可转化为肺胀】

  (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小青龙汤(表寒里饮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饮郁化热,烦躁而喘,脉浮)】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

  (4)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5)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喘脱危象,治以补气纳肾,回阳固脱)】

  【皱肺丸(病情稳定阶段可常服)】

  补充:痰瘀阻肺证——桂枝茯苓丸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胀后期可见变证:气不摄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阴阳消亡,喘脱。

  肺痿——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肺痿之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病理性质: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你手里或许有《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但是你想让此书编者帮你“指点江山”、告诉你一考过关的技巧吗?通关技巧热线:400-650-6615,你想知道一考过关的秘籍,顺利进入名校吗?扫描下面的图片“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中医综合问题讨论群:499292170            529942793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真题一网打尽!           扫一扫关注博傲中医综合傲视宝典微信公众号

1400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