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小编整理了【《药二》考点: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总结】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药考生更高效的进行执业药师考试复习,一起来看一下吧! 1.钠通道阻滞 阻滞电压依赖性的钠通道,抑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的发放。 (1)二苯并氮䓬类——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增强钠通道的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高频动作电位的发散,以及通过阻断突触前钠通道和动作电位发散,阻断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兴奋性,产生抗癫痫作用。 (2)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通过减少钠离子内流而稳定神经和心肌细胞膜,限制通道介导的发作性放电的扩散。延长通道失活时间而减少钠和钙离子内流,抑制神经元持续性高频发放,阻止异常放电向周围的传导。 (3)拉莫三嗪:为电压敏感性钠通道阻滞剂,通过减少钠内流而增加神经完的稳定性。 2.γ-氨基丁酸调节:丙戊酸钠、苯巴比妥、苯二氮䓬类和拉莫三嗪等。 3.钙通道阻滞作用 (1)乙琥胺:减弱丘脑神经元中的T型钙电流,这种电流在膜电位变得更加超极化时会进一步被减弱。乙琥胺可有效治疗失神发作,但对全面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癫痫发作无效。 (2)加巴喷丁: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α2-δ辅助亚基结合,可能抑制钙离子内流并减少神经递质释放。该药作用的综合效应为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以上【《药二》考点: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总结】内容由博傲小编整理,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就收藏分享一下吧,想要了解更多的药考知识点,那就快来关注博傲网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