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处方是医疗活动中关于药品调剂的重要书面文件。处方按其性质分为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处方管理办法》还将处方分为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等。印刷用纸根据实际需要用颜色区分,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 1. 临床用药涉及的"处方"种类诸多,以下处方按处方性质分类的是 A.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 B.中药处方和西药处方 C.医师处方和法定处方 D.专用处方和普通处方 E.法定处方和专用处方 2. 依据"处方"的涵义及其重要意义,属于处方的其他医疗文书是 A.临床诊断书 B.药品出库单 C.病区领药单 D.病区用药医嘱单 E.患者化验报告单 3.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急诊处方"处方笺的颜色为 A.淡红色 B.淡橙色 C.淡黄色 D.淡绿色 E.淡蓝色 4. 以下对几种处方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中药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中" B.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C.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D.麻醉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醉" E.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橙色、右上角标注"精一" (二) 药物相互作用有发生在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方面的作用;亦有发生在体外的配伍变化,如引起理化反应使药品出现混浊、沉淀、变色和活性降低。 5. 以下药物中,能够减少或减慢同服药物代谢的是 A.丙磺舒 B.西沙必利 C.阿司匹林 D.丙胺太林 E.西咪替丁 6. 下列药物中,可能加快或增多同服药物代谢的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红霉素 D.伊曲康唑 E.环丙沙星 7. 以下临床用药的事例中,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分布的是 A.抗酸药合用四环素类 B.磺胺类药与青霉素合用 C.阿司匹林合用格列美脲 D.用药时同服甲氧氯普胺 E.西咪替丁合用普伐他汀 8. 以下联合用药中,用药机制依据药动学的是 A.铁剂联用维生素C增加铁吸收 B.青蒿素联用乙胺嘧啶提高抗疟效果 C.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菌作用增强 D.普萘洛尔联用硝苯地平提高抗高血压效果 E."注射青霉素+口服丙磺舒"以延长青霉素半衰期 (三) 药物相互作用是双向的,既可能产生对患者有益的结果,使疗效协同或毒性降低;也可能产生对患者有害的结果,使疗效降低和毒性增强,有时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9. 以下联合用药的事例中,药物相互作用致使毒性增加的是 A.阿托品联用吗啡 B.铁剂联用维生素C C.山莨菪碱联用哌替啶 D.阿托品联用普萘洛尔 E.普萘洛尔联用硝酸酯类 10. 纳洛酮或纳曲酮能够用于解救吗啡中毒的机制是 A.协同作用 B.敏感化作用 C.减少不良反应 D.竞争性拮抗作用 E.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11. 心律失常患者同时服氢氯噻嗪与地高辛,出现心律失常的机制是 A.竞争性拮抗作用 B.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C.减少不良反应 D.敏感化作用 E.协同作用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解析:处方按照性质分为三种:即法定处方、医生处方和协定处方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执业药师或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普通处方用纸为白色,急诊处方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儿科处方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用纸为淡红色、“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 5、【答案】E。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E。解析:西咪替丁是药酶抑制剂,抑制药酶活性,使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代谢减慢。利福平是药酶诱导剂,增强药酶活性,使被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代谢加快。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类药物可减少青霉素自肾小管的排泄,使青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增高,血浆半衰期延长,毒性可能增加。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解析: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肝素钙与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右旋糖酐、双嘧达莫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氢溴酸山莨菪碱与哌替啶合用时可增加毒性;甲氧氯普胺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加重锥体外系反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加耳毒性和肾毒性,且停药后仍可能发展至耳聋。拮抗作用:两种药物在同一或不同的作用部位或受体上发生拮抗即为拮抗作用,可分为竞争性、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前者的拮抗发生在同一部位或受体,如甲苯磺丁脲的降糖作用是促进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的结果,可被氢氯噻嗪类药的作用所拮抗;吗啡拮抗剂纳洛酮、纳曲酮可拮抗阿片类药的作用,主要在阿片μ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亲和力大于吗啡和阿片类药,可用于吗啡中毒的解救等。而非竞争性拮抗发生在不同的作用部位或受体,且拮抗现象不被药物的剂量加大所影响。敏感化作用:一种药物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为敏感化现象。如排钾利尿药可使血浆钾离子浓度降低,从而使心脏对强心苷药敏感化,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应用利血平或胍乙啶后能导致肾上腺素受体发生类似于去神经性超敏感现象,从而使具有直接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增强。 我们能提前预测分数线,当然知道考什么!课程咨询热线:400-6286615 扫描下面的微信二维码可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 QQ群:291876905、272563230、375711639 扫一扫二维码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下方金题APP二维码,注册登录即可免费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