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指气虚证和血虚证同时存在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心悸失眠,形体消瘦,舌淡而嫩,脉细弱。 证候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所致。气血互根、互化,血虚则脏腑组织失养,气虚则机能活动减退,故见气血亏虚表现。气血两虚证,以气虚与血虚的证候共见为辨证要点。少气懒言,乏力自汗,为脾肺气虚之象;心悸失眠,为血不养心所致;血虚不能充盈脉络,见唇甲淡白,脉细弱;气血两虚不得上荣于面、舌,则见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嫩;不得外养肌肉则致形体瘦弱。 辨证要点: 以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颜色淡白,或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形体消瘦,手足发麻;舌质淡白,脉细无力等为辨证依据。 气不摄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指气虚摄血无力,导致血溢脉外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 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鼻衄,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舌淡,脉弱。 证候分析: 气为血之帅,+统摄血液运行。气虚则统血无权,血不归经而外溢,故见气虚及各种出血表现。气不摄血证,以出血和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血液能循行脉内而不溢于脉外,全赖气的统摄作用,如气虚统摄无权,血即离经而外溢,溢于胃肠,便为吐血、便血;溢于肌肤,则见皮下瘀斑;脾虚统摄无权,冲任不固,渐成月经过多或崩漏;气虚则气短,倦怠乏力;血虚则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皆为气血不足之征。 辨证要点: 临床以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皮下青紫色斑块等各种慢性出血,并见面色淡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慌心悸,食少,舌淡白,脉弱等为辨证依据。 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气随血脱证是指由于大失血,导致元气外脱所产生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 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甚至晕厥,舌淡,脉微欲绝或见芤脉。 证候分析: 血为气之母,血脱则气无所依附,元气随血外脱,导致温运、推动、固摄等功能失职。本证以大出血时突然出现气脱之证为审证要点。由于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亡失之时,则气无所依,乃随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末,故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故见大汗淋漓;神随气散,神无所主,故昏厥。舌淡,脉微欲绝或芤,皆为失血亡阳气脱之象。 辨证要点: 临床以大量出血的同时,出现面色苍白,气少息微,冷汗淋漓,舌淡,脉微欲绝或散大无根等为辨证依据。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