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深度的鉴别 Ⅰ°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红斑,干燥无渗出,烧灼感,又称红斑性烧伤。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水疱形成,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又称水疱性烧伤。 深Ⅱ°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Ⅱ°和Ⅲ°之间,也可有水疱,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 Ⅲ°烧伤:为全层皮肤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痂下可见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又称焦痂性烧伤。 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 1.轻度烧伤 Ⅱ°烧伤面积在9%以下。 2.中度烧伤 Ⅱ°烧伤面积在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3.重度烧伤 Ⅱ°烧伤总面积在30%——49%;或Ⅲ°烧伤面积在10%——19%;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4.特重烧伤 烧伤总面积在50%以上;或Ⅲ°烧伤面积在20%以上。 划线记忆 Ⅱ°起跳 总面积:——9——29——49—— Ⅲ°烧伤面积:清0,中10,重20,特重还要往上加 冷伤 局部冻伤可分为4度。 1.Ⅰ°冻伤 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有发热、痒、刺痛的感觉。数日后表皮干脱而愈,不留瘢痕。 2.Ⅱ°冻伤 损伤达真皮层。局部红肿明显、水疱形成,自觉疼痛,知觉减退。 3.Ⅲ°冻伤 损伤皮肤全层或深至皮下组织。创面由白色变为黑褐色,知觉消失,其周围红肿疼痛,血疱。 4.Ⅳ°冻伤 损伤深达肌肉、骨骼等组织。发生坏死,易并发感染而成湿性坏疽。 全身冻结性冷伤 开始时有寒战、苍白、发绀、疲乏无力等表现,随后出现肢体僵硬、幻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终至心跳呼吸骤停。 西医治疗 急救和复温 迅速使病人脱离低温环境和冰冻物体,立即施行局部或全身的快速复温。 Ⅲ°以上局部冻伤的治疗 (1)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选用改善血循环的药物,常用的有小分子右旋糖酐、托拉苏林、罂粟碱等。 (3)使用抗生素。 (4)Ⅲ°、Ⅳ°冻伤病人需要高价营养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