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

乡村全科知识点:发热的原因

2019-10-31 来源: 浏览次数:1098 发布者:向老师

  2020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备考已经考试了,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复习,博傲网校搜集整理了“乡村全科知识点:发热的原因”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发热的原因

  1.根据是否有感染 发热的病因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感染性更常见。

  (1)感染性发热:①急、慢性传染病;②急、慢性全身或局灶性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①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②恶性肿瘤:如各种恶性实体瘤、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淋巴瘤);③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烧伤、大手术等;④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甲状腺危象)、严重脱水等;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外伤、肿瘤等;⑥物理因素:如中暑等;⑦变态反应:如药物热、药物引起的溶血和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溶血等;⑧其他: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热和神经功能性低热。

  2.热度 热度不同病因各异,随热度增高发热症状会加重。

  (1)低热(37.3——38℃):慢性低热(病程1个月以上),可为结核、肝炎、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也可为非感染性,如风湿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功能性发热。

  (2)中高热(中度热38——39℃;高热39——41℃):急性(病程2周以内)主要由感染引起搜集整理,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早期表现。长期(病程2周以上)多由急性中高热迁延而来,常由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和变态反应疾病引起,但仍以感染为主。

  (3)超高热(>41℃):多见于中暑、热射病、丘脑病变、婴幼儿急性感染病、输液反应。常急性起病,干热无汗,可伴昏迷、惊厥。

  3.热型 即体温曲线,因病因不同而异,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特殊热型: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和伤寒等。

  (2)弛张热:因常见于败血症,故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 24小时内波动达2℃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经过1天至数天后又骤升,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交替发作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骤升,持续数天后又骤降,如此反复发作,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等。

  以上就是“乡村全科知识点:发热的原因”的主要内容,希望考生备考有所帮助!更多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请关注博傲网校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复习指导栏目更新。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医学考试在线      

1098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