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第五单元模拟题

2019-09-10 来源: 浏览次数:2416 发布者:向老师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备考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复习完一个章节,做做相应的练习题,检查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好漏记、记错、记混标记,以备下一轮复习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实施这样的复习方法,博傲网校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神经系统第五单元模拟题”供大家课后练习。

  第五单元 脑血管疾病

  一、A1型题

  1、大脑中动脉皮质支闭塞后引起的对侧偏瘫有什么特点

  A、不伴有颅神经瘫痪

  B、偏瘫以下肢为重

  C、为均等性轻偏瘫

  D、偏瘫以下肢较轻

  E、上下肢均为0级瘫

  2、哪条血管闭塞可引起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椎动脉或小脑下后动脉

  E、后交通动脉

  3、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不出现以下哪个症状

  A、眩晕

  B、眼球运动障碍

  C、吞咽困难

  D、失语

  E、交叉性瘫痪

  4、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列哪种情况不适于溶栓治疗

  A、发病6小时以内

  B、CT证实无出血灶

  C、病人无出血体质

  D、出凝血时问正常

  E、头部CT出现低密度灶

  5、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中,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起病多急骤

  B、年龄多较轻

  C、多有脑膜刺激征

  D、常见局限性抽搐、偏瘫、失语

  E、多有风湿性心脏病

  6、脑出血的内科治疗最重要的是

  A、控制脑水肿

  B、给止血剂

  C、降低血压

  D、抗生素治疗

  E、给氧

  7、诊断颅内动脉瘤,主要依靠

  A、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B、CT增强扫描

  C、全脑血管造影

  D、克氏征(+),腰穿血性脑脊液

  E、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8、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血管是

  A、小脑的齿状核动脉

  B、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

  C、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

  D、脉络膜前动脉

  E、前交通动脉

  9、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区别是

  A、年龄大小

  B、有否高血压

  C、脑脊液改变

  D、有无头痛

  E、有无偏瘫

  10、关于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

  A、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B、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风心病合并房颤的心源性栓子脱落

  C、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炎

  D、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11、有关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变部位,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

  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B、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最常见

  C、脑出血的血管最多在豆纹动脉

  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

  E、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颅内动脉瘤最常见

  二、A2型题

  1、38岁女性,洗衣时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查体:意识清,失语,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心律不齐,右侧偏瘫,上肢重于下肢,偏身痛觉减退,首先考虑的诊断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脑缺血发作

  2、52岁男性,突发脑出血,头痛,呕吐,昏迷,血压25/12kPa,应迅速给予

  A、止血治疗

  B、降血压治疗

  C、降颅压治疗

  D、维持生命体征

  E、防治血管痉挛

  3、80岁男性,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血压27/16kPa,右侧瞳孔大,左侧偏瘫。此时,最重要的治疗是

  A、外科手术

  B、降压治疗

  C、应用激素

  D、应用脱水剂

  E、应用止血剂

  4、58岁男性,高血压病史。演讲时突发头痛、呕吐、右侧偏瘫。在急诊室检查时病人昏迷,左侧瞳孔大,光反射消失,诊断

  A、脑出血,左颞叶钩回疝

  B、脑出血,右颞叶钩回疝

  C、脑出血,小脑扁桃体疝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5、53岁,男性,饮酒中发生言语不清,呕吐,随即昏迷。查体:血压26/16kPa,双眼球向左共同偏视,右鼻唇沟浅,右侧肢体坠落实验阳性,对针刺无反应。诊断脑出血,其部位是

  A、左侧基底节

  B、右侧基底节

  C、左桥脑

  D、右桥脑

  E、左顶叶

  6、54岁女性,劳动中突感头晕.相继左半身失灵,右眼闭合不全,双眼向左侧凝视,10余分钟后昏迷,双瞳孔小、四肢软瘫、高热,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小脑出血

  B、脑桥出血

  C、基底节脑出血

  D、中脑出血

  E、脑叶出血

  7、60岁男性,活动中突感眩晕,枕部疼痛、呕吐、步行不稳,20分钟后昏迷,呼吸节律不整,诊断脑出血,其部位是

  A、脑颞叶

  B、基底节

  C、脑室

  D、脑桥

  E、小脑

  三、B

  1、A.大脑前动脉供血

  B.大脑后动脉供血

  C.大脑中动脉供血

  D.基底动脉供血

  E.椎动脉供血

  <1> 、延髓外侧面

  A、 B、 C、 D、 E

  <2> 、桥脑

  A 、B 、C 、D 、E

  <3> 、枕叶

  A 、B、 C、 D、 E

  2、A.大脑中动脉

  B.大脑后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椎动脉

  E.基底动脉

  <1> 、供应大脑外侧面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2> 、供应枕叶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3> 、供应脑桥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4> 、供应延髓外侧部血液的血管是

  A 、B、 C、 D、 E

  答案与解析

  一、A1型题

  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以面部及上肢为重,优势半球病变可有失语、失读和失用等。不同的皮层支闭塞其临床表现各异,如:

  (一)顶后动脉闭塞,表现为失用及皮层感觉障碍、定向障碍或同向性偏盲,此因缘上回及顶上小叶受累所致;

  (二)角回动脉闭塞,可表现为失读、失认、命名性失语及古茨曼综合征(Gersmann syndrome),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及感觉忽略征;

  (三)颞后动脉闭塞,常出现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健忘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也可出现同向性偏盲。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是因一侧椎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延髓背外部缺血梗塞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1)小脑后下动脉(Wallenberg)综合征: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塞,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旁正中央动脉:甚罕见,病灶侧舌肌麻痹对侧偏瘫。

  (3)小脑前下动脉: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基底动脉: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大脑后动脉: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如侵及深穿支可伴有丘脑综合征,有偏身感觉障碍及感觉异常以及锥体外系等症状。

  (6)基底动脉供应桥脑分支:可出现下列综合征:①桥脑旁正中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病灶侧外展不能,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偏瘫。②桥脑腹外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外直肌麻痹,伴病灶对侧偏瘫,可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不能。③桥脑被盖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病灶侧有不自主运动及小脑体征,对侧肢体及轻瘫及感觉障碍,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不能。

  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选E。急性脑梗死,CT检查6小时以内多正常, 24~48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CT出现低密度灶提示患者起病已超过6小时,故不宜溶栓治疗。

  治疗: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一般认为,发病3小时内绝大多数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有效;发病3~6小时,大部分溶栓治疗可能有效。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脑膜刺激征的检查:

  脑膜刺激征此征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常见的脑膜刺激征有:

  1.颈项强直 嘱病人仰卧,以手托扶病人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颈项强直表现为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此为伸肌在患病时最易受刺激所致。除见于上述颅内疾患外,当患有颈椎病、颈椎关节炎、颈椎结核、骨折、脱位、肌肉损伤等也可以出现颈项强直。

  2.Kernig'S sign嘱病人仰卧,先将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指抬高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135°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与屈肌痉挛。

  3.Brudzinski'S sign嘱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病人枕部,一手置于病人胸前,然后使头部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自主神经与躯体神经一样也分中枢与周围两部分,也有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周围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与副交感两个系统,通过神经介质与特定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与腺体等活动,故又称内脏神经。大部分内脏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的双重支配,它们之间的作用虽是相互拮抗的,但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可协调整个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近年来临床上对自主神经功能与机体疾患的关系及其昼夜节律变化与急性事件发作问的联系较过去更加重视。

  6、【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脑出血的最大危险是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最重要的内科治疗是控制脑水肿,以降低颅内压,常快速滴注甘露醇和静脉给予速尿等。其他选项也是治疗措施,但均不是最重要的。

  7、【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须的检查方法,对判明动脉瘤的准确位置、形态、内径、数目、血管痉挛和确定手术方案都十分重要。DSA更为清晰,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可避免遗漏多发动脉瘤。病情在三级以下,脑血管造影应及早进行,三级和三级以上病人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造影检查。及早造影明确诊断,尽快手术夹闭动脉瘤,可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首次造影阴性,可能因脑血管痉挛而动脉瘤未显影,高度怀疑动脉瘤者,应在3个月后重复造影。

  8、【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血管是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因为该动脉是供应深部脑组织的穿通支,是经常承受高压的部位,而且有特殊的解剖特点,即与主于呈直角,所以承受灌冲压力大,可形成微动脉瘤,易破裂造成出血,其他动脉出血均较少。

  9、【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脑出血是只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占有全部脑卒中的20%~30%,多数发生与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脑出血的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并有动脉硬化。少数是脑内小动脉畸形或动脉瘤、脑肿瘤、动脉炎、血液病、抗凝或凝血栓等引起。好发年龄为50~65岁,多有高血压史,CT表现可见块状高密度影周围可有水肿;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受压移位小血管,可见出血破坏或受压不显影。既然是脑实质的出血,一般会引起神经系统实质性的损伤,因此多有偏瘫。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不含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少见的病因有脑基底异常血管网膜病,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之间。脑脊液检查、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一般的临床症状是头疼,脑膜刺激征,因为出血一般是脑表面的浅表出血而流入蛛网膜下腔,一般不会出现偏瘫。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故答案选择C。

  11、【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是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脑桥支破裂所致,出血灶位于脑桥基底与被盖部之间。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moyamoya病)。

  二、A2型题

  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选B。

  脑血栓: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部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壳核。

  “二尖瓣区可闻双期杂音”,提示患者二尖瓣有器质性病变,最多见的原因是风湿性瓣膜病,由此可解释脑栓塞栓子的来源可能是病变的二尖瓣的赘生物脱落,也有其它可能。

  2、【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头痛,呕吐,昏迷”均为颅内压增高的征象,首先要降颅压,以防发生脑疝。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应立即降颅内压治疗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所以,本题选D。

  4、【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脑出血,左颞叶钩回疝。

  动眼神经走形于大脑后动脉下方,由于大脑后动脉向下牵拉,司眼内肌调节的副交感纤维居于动眼神经根的背侧,受到牵拉的刺激后使同侧瞳孔缩小,因历时短,常难以发现,早期瞳孔常轻度散大,光反应迟钝,继后可明显扩大,光反应消失。

  双侧疝牵拉双侧动眼神经或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时,引起双侧瞳孔同时或相继扩大。

  B:颞叶钩回疝呈现同侧瞳孔散大,左右两侧的其他症状相同。

  C:由于脑干、上颈脊髓受压,神经组织缺血,脑神经-脊神经受累和脑脊液循环受阻,通常出现下列症状。 1.延髓、上颈脊髓受压症状 表现为某一侧或四肢运动同感觉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困难等。 2.脑神经、上颈神经症状 表现为面部麻木、复视、耳鸣、听力障碍、发音及吞咽困难、枕下部疼痛等。 3.小脑症状 表现为眼球震颤、步态不稳或失调等。 4.颅内高压征 由于脑干和上颈段受压变扁、周围的蛛网膜粘连增厚,有时可形成囊肿;延髓和颈脊髓可因受压而缺血及脑脊液压力的影响,形成继发性空洞病变、颈脊髓积水等。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选A。

  一、基底节区出血:其中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丘脑出血约占24%,尾状核出血少见。

  壳核出血: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其外侧支破裂所致。表现突发的病灶对侧偏瘫、偏深感觉缺失和同向偏盲,双眼球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出血量大可有意识障碍,出血量较小可仅表现纯运动、纯感觉障碍,不伴头痛、呕吐。

  丘脑出血:主要是丘脑穿通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引起。中等量或大量的丘脑出血,常因压迫或损伤内囊而引起的病灶对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较重,深、浅感觉同时受累,但深感觉障碍明显,可伴有偏身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优势半球出血的患者,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像障碍及偏侧忽视等。

  二、脑桥出血:重型患者迅即进入昏迷、双侧针尖样瞳孔、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眼球浮动、四肢瘫痪和去大脑强直发作等,多在48小时内死亡。小量出血可无意识障碍,表现交叉性瘫痪和共济失调性偏瘫,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或核间性眼肌麻痹。

  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发病后,患者很快进入昏迷状态;并有脉搏洪大而缓慢、呼吸深而慢、面部潮红、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 多数伴有中枢性高热。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神经定位表现也不相同。

  (1)内囊出血 最常见,主要是出现"三偏症":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瘫痪肢体早期肌张力偏低、反射消失,很快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性。主侧半球出血时伴有失语症。

  (2)脑桥出血 双侧面肌及四肢肌瘫痪,腱反射增强,病理反射阳性,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

  (3)脑室出血 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很快进入深昏迷,并可有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

  (4)小脑出血 表现为眩晕、头痛、呕吐、共济失调、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阳性。

  出血时白细胞计数增多,脑脊液检查多为血性,起病1周内CT检查可确诊直径大于或等于1厘米的血肿。

  7、【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基底节主要由大脑 核团组成,包括杏仁核、纹状体和屏状核。纹状体又分为:尾状核和豆状核,豆状核又可分为:壳核和苍白球。位于大脑半球(笼盖在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上面)的髓质内(位于大脑皮质深方,充盈于皮质、基底节、侧脑室之间),位置靠近脑底。

  脑干位于后颅窝,居于枕骨大孔前方的斜坡上,由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组成。后方为小脑,上前方为间脑。

  小脑出血:起病突然,数分钟内出现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无肢体瘫痪。病初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轻症表现为病变侧肢体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大量出血可在12~24小时内陷入昏迷,并出现脑干受压征象。晚期可因枕大孔疝死亡。

  三、B型题

  1、

  <1>、【正确答案】 E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大脑前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后行向前内进入半球纵裂,并向头侧弯曲绕胼胝体膝部和体后行,沿途发出眶额动脉、眶极动脉、基底节支,分布至额叶的下内面皮质、嗅球、透明隔、胼胝体的前2/3、尾状核的头部、苍白球、内囊前肢、额叶深部脑白质和大脑皮层的前2/3的区域。大脑前动脉最后分出胼缘和胼周两大终末支,胼缘动脉沿扣带沟后行分出额上、中、后内动脉。胼周动脉则沿胼胝体和扣带回之间后行,沿途发出旁中央动脉、顶上内(楔前)动脉和顶下内动脉后,继续后行至胼胝体压部和大脑后动脉的压部分支相吻合。 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的终末支,发出的分支供血范围变异大,供应额叶、顶叶、颞叶前部的绝大部分半球突面皮层结构及深部脑白质,有时还发出分支分布到枕叶的外侧面,其分支豆纹动脉穿经额叶的下面至基底节、尾状核和内囊。

  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发出后,绕脑干经环池后行,发出后丘脑穿通动脉和丘脑膝状动脉分布至丘脑、膝状体、内囊后肢和视束,并发出小分支至大脑脚,行至胼胝体压部发出分支和大脑前动脉的分支吻合,最后分出颞叶前和后动脉、顶枕动脉及距状动脉,供应颞叶的后下面、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后部和枕叶。

  脉络膜前、后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通常在后交通动脉起始处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脉络膜后动脉则起自大脑后动脉。它们分布于内囊的膝部和后肢、苍白球内侧区、视束、颞叶钩回、杏仁核和侧脑室脉络膜丛。

  小脑前下动脉:其行程和分布范围不恒定,供血范围较小,与小脑后下动脉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其分支供应小脑绒球、小脑半球的岩骨面、小脑中脚、脑桥和延髓的一部分。

  小脑后下动脉:由椎动脉发出,供血范围通常包括小脑的后下面、小脑扁桃体、同侧小脑下蚓部和延髓的外侧面。

  2、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B

  <3>、【正确答案】 E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额叶近中线内侧面1.5cm范围呈长条形。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额顶颞的外表面大部分,中央支供血尾状和壳核的一部分,苍白球外侧部,内囊前支和后支,称豆纹动脉。

  基底动脉动脉系;两侧椎动脉在延髓腹侧汇合为基底动脉,此动脉分出成对的桥脑支等。

  椎动脉系: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发出,左右各一,穿过颈椎两侧五个横突孔,经枕骨大孔上升到颅内后,两条椎动脉椎动脉在脑桥椎动脉多普勒频谱波形下缘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基底动脉至中脑又分成两条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2/5 的血液,包括枕叶、颞叶的基底面及丘脑等。椎基底动脉在小脑和桥脑的分支,供应小脑和桥脑的血液。两条大脑前动脉之间有前交通支连接起来,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有后交通支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医学考试在线      

2416 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