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报名已经开始,在考试之前,想必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医师考试报名、证书领取注册及复习备考等消息了。医学考试在线专门整理汇总了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住这些口诀,轻松鉴别脑血管病! 脑梗塞概念口诀 脑梗塞是脑血栓 动脉粥样硬化斑 动脉狭窄或闭塞 血管损伤成血栓 缺血缺氧坏死见 神经功能多受限 病前短暂脑缺血 症状轻微不明显 头晕目眩怨劳累 想着休息可好转 [解释]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部分病人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一过性眼前发黑,头晕或眩晕,恶心,血压波动(可以升高或偏低)等短暂脑缺血的症状。这些先兆症状一般很轻微,持续时间短暂,常常被人忽视. 脑梗塞临床表现口诀 发病大多正睡眠 醒来嘴歪半身瘫 言语不清口流涎 重者昏迷也可见 颈内动脉若闭塞 同侧偏盲对侧瘫 中动闭塞同侧盲 对失感觉完全瘫 小脑后下多眩晕 共济声嘶难吞咽 一旦发现莫迟疑 开车赶紧送医院 早期CT虽不显 鉴别出血是关键 [解释] 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 如颈内动脉闭塞的同侧单眼失明或/及Horner氏综合征,对侧偏瘫; 大脑中动脉闭塞时对侧完全性偏瘫、感觉障碍、同侧偏盲等; 小脑后下动脉的闭塞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同 侧Horner氏综合征,共济失调,同侧面部浅感觉减退和对侧肢体的浅感觉减退或轻度偏瘫。 脑CT检查显示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确率66.5%~89.2%, 早期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排除脑出血等病变。这是十分重要的, 脑栓塞概念口诀 脑栓塞,有概念 病因来自各种栓 风湿房颤附壁栓 动脉粥样硬化斑 脂肪肿瘤纤软骨 进入动脉堵血管 侧肢循环无代偿 脑组缺血坏死变 神经功能缺损现 颈内动脉常多见 临床表现同血栓 失语意障和偏瘫 [解释]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 15%-20%。临床出现头痛 意识障碍 失语和不同程度的偏瘫。 分水岭梗塞口诀 何为分水岭梗塞 两条动脉边缘带 单侧半球表浅部 发生缺血性损害 各种原因血压降 供血不足而梗塞 本病好发中老年 皮层分梗无表现 前中动脉表浅梗 单肢麻木轻偏瘫 后梗多在中后脉 偏盲偏身感觉碍 皮层以下分水岭 大脑中脉深浅层 偏瘫临床很常见 偏身感觉不知疼 基底分水岭脑梗 单纯偏身不能动 偏身感觉多障碍 单纯面瘫常形成 [解释] 分水岭脑梗塞指两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部位的缺血性损害,主要发生在单侧半球的表浅部位。最常见原因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压降低,或某一动脉干供血不 足,从而发生缺血梗塞。 分水岭脑梗塞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脑皮层分水岭脑梗塞常没有任何症状。 前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 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表现为一侧肢体反复发作的麻木、乏力或轻偏瘫。 后分水岭脑梗塞指梗塞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 脉之间的表浅层,最常见的症状是偏盲,以及皮层性偏身感觉障碍。 皮层下分水岭脑梗塞,梗塞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之间,偏瘫症状较常见,并可有半数以上偏身感 觉缺失。 基底节分水岭脑梗塞,即基底节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塞,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 出血性梗塞口诀 出血脑梗分水岭 动脉栓塞血栓成 缺血缺氧脑组织 增强毛管通透性 侧枝循环再灌注 出现动脉再开通 血由病管而漏出 出血脑梗就形成 早发血梗症状重 意识障碍脑水肿 治疗困难预后差 多伴严重心脏病 迟发多在第二周 神经受损不减轻 梗塞面大伴渗出 多因溶栓和抗凝 病情急重血肿型 栓子来源心原性 [解释] 出血性脑梗塞系指脑动脉主干分水岭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发生脑梗塞后,其供血区内脑组织弥漫性缺血、缺氧,血管壁尤其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或麻痹,当侧支循环再建或过度灌流时,血流力图通过吻合支进入已麻痹损害的血管,出现动脉再开通,血液从病变的血管漏出,或穿破血管进入脑组织而形成出血性脑梗。 (1)早发型:多在发病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常表现临床症状重,意识障碍,脑水肿、血压升高,同时多伴有严重的心脏疾病或其它内科疾病,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2)迟发型:多在发病后4~14天内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经过治疗不减轻、持续存在或无变化,此型病人多由于梗塞面积大,中间有软化、坏死和渗出,同时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所致。 (3)血肿型:发病急,病情较重,临床表现有高血压征,CT见脑水肿的表现。多见于心源性脑梗塞,栓子脱落所致的脑动脉主干梗塞。 脑出血概念口诀 出血病因高血压 血管畸形加硬化 发病多在活动中 用力激动可诱发 吸烟血管脆性大 季节变化尤多发 饮酒血管内皮伤 脂质沉积条件差 过度劳累不锻炼 出血多重因叠加 [解释]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 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 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脑出血临床表现口诀 基底出血最常见 肢体无力麻木感 言语不清意识障 双眼凝视出血边 恶心呕吐头剧疼 无法控制是小便 丘脑出血入脑室 偏侧颜面肢无感 言语淡漠反应迟 顽固高热也可见 脑桥出血侧面瘫 对侧肢体也瘫痪 大量出血意识障 眼球固定生命完 小脑出血多眩晕 头晕呕吐构音难 四肢软瘫若出现 侵犯脑干命归天 [解释] 典型的基底节出血可出现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 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病人有偏侧颜面和肢体感觉障碍,意识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发生顽固性高热。 而脑桥出血小量时可有出血一侧的面瘫和对侧肢体瘫,而大量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眼球固定,危急生命; 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瘫痪症状,血肿大量时可侵犯脑干,出现迅速昏迷、死亡 脑出血并发症口诀 并发肺部多感染 应激溃疡也常见 长期卧床勤翻身 合并褥疮更麻烦 治疗原则要牢记 脱颅降压水肿减 调整血压防再发 功能恢复多锻炼 [解释]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褥疮: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进行自主的体位变更,是躯体长期不变动体位,导致局部皮肤及组织受到压迫时间过长而发生缺血、坏死的一系列表现。 珠网膜下腔出血口诀 珠出病因有多种 颅动脉瘤管畸形 静脉血栓血管炎 脑底异常管网病 结缔组织血液病 抗凝治疗并发症 [解释] 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动脉瘤 占50-85%; 2、脑血管畸形 主要是动静脉畸形,多见于青少年; 3、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oyamoya病) 约占1%; 4、其他 夹层动脉瘤、血管炎、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结缔组织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凝血障碍性疾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珠出临床表现口诀 此病好发青壮年 往往女性多于男 诱因剧运情激动 咳嗽用力解大便 剧烈头痛伴呕恶 颈项强直很明显 眼底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症可辨 老年表现不典型 幻觉疑似精神病 [解释] 青壮年更常见,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血管畸形多见于青少年。 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饮酒等; 动脉瘤破裂前数日或数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约25%的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 老年患者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而精神症状较明显。 珠出诊治口诀 首选CT可诊断 病后一周核磁显 出血量少不好判 十二小时后腰穿 首先脱水降颅压 限制液体防低纳 治疗预防再出血 抗纤溶药加降压 外科清除动脉瘤 防止再发效最佳 [解释] 头颅CT是诊断珠出的首选方法。病后数天CT敏感性降低,核磁共振可发挥较大的作用。 如果出血量少,临床可疑珠出,最好在发病12小时后进行腰椎穿刺,出现血性脑脊液可诊断。 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症。 防治再出血: (1)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 (2)控制血压; (3)应用抗纤溶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 (4)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办法。 脑血管病预防口诀 脑血管病重在防 切莫激动把身伤 自我调节解压力 性格宽容要开朗 生活节律要有序 避免熬夜赶夜场 饮食清淡戒烟酒 多吃纤维便通畅 有氧运动要适量 慢跑太极跳广场 降压降脂降血糖 危险因素更得防 终生服药要牢记 血压平稳最恰当 阿司匹林潘生丁 抗血小板要用上 早期应用防痴呆 切记没有胃溃疡 慢病防治是大计 健康教育要加强 [解释] 脑血管病在还没得病时做的预防: 有一部分是因为情绪激动引起的,因此,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善于排解压力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保持节律有序的生活,避免劳累、熬夜的次数;另外,饮食尽量也以清淡为主,多吃纤维量高的食物,并戒烟限酒忌辛辣油腻食物等。 保持适量运动,坚持每天有氧运动,你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八段锦、太极拳,跳广场舞等…… 控制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治疗,过度降压会导致脑灌注不足或脑白质疏松,降压需平缓。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阿司匹林与潘生丁的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制剂更为有效且不增加如出血之类的不良反应。 卒中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有助于防止痴呆的发生。切记没有胃溃疡,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才能更好的预防脑血管病。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医师考试的信息,请关注医学考试在线医师资格频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关医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动态,考试资讯,备考经验,以及医师资格考试课程的相关消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专业的名师团队,让我们助你在医师考试之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19年来,我们只做医考培训,我们不是招生最多的,但是我们是通过率最高的!医师考试通过率低,怎么才能一考过关呢?通关技巧热线:400-1680561 你想知道一考过关的秘籍吗?扫描下面的“eduyishi”微信二维码或加QQ群号,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说不定有考试原题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关注博傲医师微信公众号 博傲金题App免费下载,历年真题一网打尽!邀请码:85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325401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649807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37073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