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要知识点,博傲网校将其整理如下,希望考生抽时间复习一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此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体检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干、湿性啰音。肺动脉瓣区可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若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肥厚、扩大。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本期临床主要表现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见诱因,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神经精神症状等表现。 2.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严重者出现全身性水肿。若出现明显腹水常提示有心源性肝硬化的存在。心脏检查三尖瓣区可有收缩期杂音,并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而招致的以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 2、限制性肺疾病,如胸廓病变、脊柱弯曲、胸膜纤维化及胸廓成形术后等,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 3、肺血管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和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一)控制感染:院外感染者病原菌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院内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临床上常用于控制感染的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或根据痰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二)通畅呼吸道:给予口服祛痰药以降低痰液粘度。2%一4%碳酸氢钠10ml雾化吸入,每日3 ~ 4次,有较强的稀释粘痰作用。使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支气管舒张药有助于改善通气。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三)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肺心病患者的氧疗原则应为低浓度(25% ~ 35%)持续给氧。为增加通气量和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可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四)控制心力衰竭: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首要措施仍是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经此治疗后心力衰竭大多能得到改善,而不需要应用利尿剂和强心剂。对治疗后无效者,或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肺心病患者,可适当应用利尿剂、强心剂或血管扩张药。 1.利尿剂:有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以及消肿的作用。原则上应选用作用缓和的利尿药,剂量偏小,间歇或短期应用,尿量多时应注意补钾。如氢氯噻嗪 (双氢克尿噻) 25mg,每日l ~ 3次,氨苯喋啶50 ~ 100mg,每日1 ~ 3次,一般不超过4天。重度水肿而急需利尿的病人可用呋塞米 (速尿) 20mg肌注或口服。利尿过多可导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以及血液浓缩等不良后果,应注意避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强心剂:肺心病人由于慢性缺氧、感染、低血钾,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很低,易发生心律失常,故应用剂量宜小,并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制剂,如毛花苷丙 (西地兰) 0.2mg,或毒毛花苷K 0.125mg加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由于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故不宜单纯以心率作为衡量强心药应用和疗效考核的指标。 3.血管扩张剂: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肺动脉压有一定效果。常用药物有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巯甲丙脯酸12.5 ~ 25mg,每日2 ~ 3次。 以上是博傲网校关于“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复习资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重要内容搜集整理,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