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博傲教育网编辑将搜集整理的“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辅导:牙周探针检查”资料分享给大家,具体如下: 牙周炎诊断中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就是牙周探针,使用专用的牙周探针检查,目的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并探测其深度和附着水平。此外,还应观察探诊后是否出血,探测龈下牙石的量及分布,根分叉是否受累。 (1)探诊工具。 可用手持探针或电子探针进行探测,手持探针上标有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每个刻度为1mm或2~3mm。探针有圆柱形较钝的工作头,尖端逐渐变细,利于插入牙周袋探诊。一般尖端处的直径为0.5mm左右. (2)探诊方法。 ①用改良握笔式握持探针; ②以口内相邻牙的面或近切缘处的唇面作支点,也可采用口外支点; ③探诊力量要轻,约为20~25g; ④探入时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探针应紧贴牙面,避免进入软组织,避开牙石而到达袋底,直到在龈沟底感到轻微的阻力; ⑤以提插方式移动探针,探查每个牙的各个牙面的龈沟或牙周袋情况,以了解牙周袋的位置、范围、深度及形状; ⑥探查牙齿邻面牙周袋时,探针要紧贴牙邻面接触点探入,并将探针向龈谷方向稍倾斜,以探测到邻面牙周袋的最深处; ⑦探诊应有顺序。 (3)探诊内容。 探诊深度:测量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附着水平:指袋底或龈沟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有无探诊后出血。④有无龈下牙石。⑤有无根分叉病变。 (4)影响探诊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探诊力量、探入角度、探针的粗细及形状、探针刻度的精确性、牙石的阻挡以及炎症程度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探诊检查有影响,在检查的时候应当注意。 (5)注意事项: 在牙龈急性炎症期,患牙的探诊深度会大于实际的袋深,应在急性期过后,重新探查,获得真实的探诊深度。对于牙龈炎症较重且伴有全身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等,在做全口牙周探诊前,应视需要服用抗生素。多根牙应探查根分叉处有无牙周袋。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