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口腔执业考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为方便大家复习,现将有关资料分享如下: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钳夹、结扎止血;药物止血;电凝止血;低温止血和降压止血。 1.压迫止血:使用外力压迫局部,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对于较大面积的静脉渗血或瘢痕组织及某些肿瘤(如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切除时的广泛渗血,可用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对局限性出血又查不到明显出血点的疏松组织出血区,可用荷包式缝合或多圈式缝扎压迫止血。 2.钳夹、结扎止血:钳夹止血是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方法,即用蚊式血管钳对看得见的出血点进行迅速和准确的钳夹。故在结扎后剪线时,应尽量减短,避免遗留过长线头,这对整形手术和创面植皮尤为重要。 常用的缝扎方法为贯穿缝合法。 (1)知名或较粗血管的结扎止血。 (2)颈外动脉结扎术。 (3)区域缝扎止血。 3.药物止血:使用药物止血,可分为全身和局部用药两类。 (1)全身用药止血:主要用于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或在大量输血时作为辅助性用药,以增强凝血机制。常用的药物有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 (2)局部用药止血:术中渗血可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淀粉海绵、止血粉等药物。 4.电凝止血:高频电流凝结小血管而止血,实际上是电热作用使血流凝结,这种方法可使小块组织炭化。常用于浅表部位较广泛的小出血点,有时亦可用于深部止血。其优点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伤口内线结。 5.低温止血:借助局部低温冷冻技术或全身低温降压麻醉,也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 6.降压止血:术中使收缩压降至10kPa(80mmHg)左右,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但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对有心血管疾患的患者禁用。 【进阶攻略】此讲内容虽然比较多,但内容较为简单,不需要死记硬背,理解性掌握此讲的内容。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