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执业医师考点详情: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预备”,为方便大家复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修复学》相关考点,博傲教育网小编整理有关资料如下: 牙体预备 (1)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 1)磨除过高牙尖、陡斜面和锐利(牙合)边缘嵴,以消除早接触和(牙合)干扰。 2)调磨伸长或下垂的牙,边缘嵴上下交错的牙齿,以改造(牙合)平面和(牙合)曲线。 3)调整倒凹的深度和坡度,磨改牙齿轴面过大的倒凹。 4)缺隙两侧的牙齿倾斜或移位,缺隙形成倒凹的,根据就位道用砂片或柱状砂石将牙齿邻面预备成平面,消除或减少邻牙邻面倒凹。 (2)支托凹的预备:为了使(牙合)支托不妨碍上下颌牙的咬合,一般需要在基牙(牙合)面的相应部位做必要的磨除,形成安放(牙合)支托的支托凹。 预备原则: 1)支托凹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牙合)面的近、远中边缘嵴处。 2)若上下颌牙齿咬合过紧,或对颌牙伸长,或牙齿面磨损而牙本质过敏时,则不应勉强磨出(牙合)支托凹。 3)支托凹的位置尽量利用上下牙咬合状态的天然间隙,或在不妨碍咬合接触处,如上颌的颊沟、下颌的舌沟。 4)铸造支托的支托凹应呈三角形或匙形,由基部向(牙合)面中部逐渐变窄。其近远中长度为基牙近远中径的1/4——1/3.(牙合)支托传递垂直向力应与基牙长轴一致,以减少对基牙的损伤。所以支托凹底应与基牙长轴垂直或呈20°斜面。(牙合)支托凹在基牙(牙合)边缘嵴处最宽,为(牙合)面颊舌径的1/3——1/2.这样能更好地对抗侧向力,并可防止食物嵌塞。(牙合)边缘处应磨圆钝,以防(牙合)支托在此处折断。 5)必要时可磨对颌牙,但不应磨除过多牙体组织。 支托凹的预备方法:用球形金刚砂车针,在基牙的釉质上按要求磨出支托凹的外形和深度。可用口镜及探针随时观察和探测,亦可用咬蜡片的方法观察支托凹的外形和深度,并引导基牙预备使之达到要求。所磨牙面或(牙合)面边缘嵴,要用橡皮轮或砂纸片磨光。其深度为1——1.5mm.如(牙合)支托用18号扁钢丝制作,则支托凹的宽度可略窄一些,深度在1mm左右。 舌支托凹的预备:舌支托一般放置在尖牙的舌隆突上。支托窝做在颈1/3和中1/3交界处,呈“V”字形。用刃状或倒锥砂石完成,最后磨光。 下颌前牙的支托可置于切角或切缘上,称为切支托。用刃状砂石可降低切缘并做成切迹,宽约2.5mm,深1——1.5mm,周边圆钝,不应留锐利线角。 (3)隙卡沟的预备:隙卡沟是指通过基牙与其相邻牙(牙合)面外展隙区,隙卡通过(牙合)外展隙时应不妨碍(牙合)接触。沟的深度和宽度应依据牙的大小和选用卡环钢丝的粗细而异。要注意侧方(牙合)时,隙卡沟是否足够,一般为0.9——1mm为宜,沟底要与卡环丝圆形一致而不是楔形,以免使相邻两牙遭受侧向挤压力而移位。颊舌外展隙的转角处应磨圆,以利卡环的弯制。尽量利用天然牙间隙,或少磨牙体组织,必要时可磨对颌牙牙尖以便获得足够的间隙。 预备方法:用相应直径的柱状金刚砂车针扩展相邻两牙间的颊、舌外展隙,沿颊舌向在两牙相邻(牙合)边缘嵴之间预备“U”形沟,但注意不要破坏两个相邻牙的接触点,以免形成楔力使基牙移动。如与对颌牙之间有自然间隙,必须修整沟底,使与卡环丝外形一致。最后用刃状橡皮轮或砂纸轮磨光卡环沟和对颌牙尖。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