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是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须会涉及的学科,为了帮助口腔执业医师考生顺利复习医学心理学内容,博傲网校将心理学每个章节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下面要分享的是《医学心理学》第九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第一节——病人心理。 第一节 病人心理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1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人,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 2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指那些患有疾病并有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 3帕森斯(Parsons)的病人角色要素: 病人可以从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减轻或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病人负有恢复健康的责任: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接受治疗、努力康复; 病人负有寻求医疗协助的责任:应求得有效的帮助并在治疗中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 √4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享受医疗服务;被尊重,被了解;知情同意权;保守个人秘密;监督个人医疗权利的实现; 免除原有的社会责任 义务:及时就医,早日康复;寻求有效帮助,遵守医嘱;遵守医院制度,支付医疗费用; 和医护人员合作 5病人角色内涵:有生理或心理的异常或出现有医学意义的阳性体征; 应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医生以有关医学标准确认其疾病状态; 处于病人角色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权利和行为模式。 √6病人角色的转换与适应1角色行为冲突 2角色行为缺如 3角色行为减退 4角色行为强化 5~异常 二、病人的求医行为 2、分类: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和强制性求医行为三类。 3、求医行为的原因: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有关。 4、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对疾病的主观感受、认识水平;年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性、知识水平、经济条件、文化、环境因素等。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 2、需要安全感 3、需要被接纳和被关心 4、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 5、需要保持社会联系和交往 四、病人心理社会问题与特点 √病人的心理特点:1知(认知活动) 2情(情绪特征) 3意(意志行为) 4个性(人格)改变 1、认知活动特点 (1)感知觉对自身躯体状况的感觉异常: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变化 时间知觉的变化:如度日如年感;出现幻觉和错觉:如截肢后的“幻肢痛” (2)记忆器质性脑病致记忆力减退;一些躯体疾病可伴明显的记忆障碍, 如慢性肾衰、肺结核、糖尿病;受到疾病应激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存在记忆力的异常。 2情绪特征1焦虑与抑郁反应 2恐惧反应 3愤怒反应 3、意志行为特点:1被动依赖、行为退化 2敏感多疑 3情绪多变,自制力下降 4自我为中心 4、个性改变:受疾病影响重大,导致病人个性改变。多见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器官摘除、截瘫、毁容等。 以上就是博傲网校关于“口腔执业医师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九章(1)”精华内容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正在博傲网校口腔执业医师频道复习指导栏目更新,请持续关注。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