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是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必须会涉及的学科,为了帮助口腔执业医师考生顺利复习医学心理学内容,博傲网校将心理学每个章节内容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下面要分享的是《医学心理学》第七章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论。 第一节 概论 √概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所作出的评定。 √作用: 临床心理评估:对自己情感等主观体验和对他人行为的客观观察作出分级和量化评定的活动 1辅助诊断,如智力低下诊断。 2人才选拔,如飞行员选拔。 3司法鉴定,如是否精神病。 4心理咨询,如有无心理问题。 临床心理干预:疗效评价,如心理功能恢复如何。 性质: 1间接性 2相对性(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 3客观性 √方法: 1观察法 2会谈法 3调查法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量) √过程: 1、明确评估目的 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 3、了解特殊问题 4、结果描述与报告 √发展: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起源于古代中国;科学的心理测验起源于欧洲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科学心理学奠基的标志 高尔顿:进行了一系列感知觉测验研究个体差异,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测量。 卡特尔:1890年,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比奈:1905年,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 韦克斯勒:研制了韦氏智力测验,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一)心理测验的误差: 1施测条件 2主试者因素:态度、情绪、指导语等 3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心理状况 (二)心理测验的科学指标: 1常模 2信度 3效度 1, 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比较标准化) 建立常模的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建立常模的方法:分层抽样 常模的形式(1)平均数:最简单的常模形式 (2)标准分 (3)百分位数 (4)划界分 (2)标准分:基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衍化而来。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IQ等。z=(X-M)/SD Z=A+Bz z分是最基本的标准分,其它各种形式的标准分都是由z分转换而来的。 2,信度(指一个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反映测验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评价的方法: (1)重测信度 (2)分半信度 (3)复本信度 (4)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 (5)评分者信度: 要求: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在0.8以上,人格测验要求在0.7以上。 3、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真实程度,它是反映测验有效性和真实性的指标。 效度评价的方法:(1)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3)效标效度 √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原则 2、保密原则(伦理道德标准) 3、客观性原则 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儿童智力发育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的参考。如比奈-西蒙量表、韦氏量表等。 2、人格测验:如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性格、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 3、神经心理测验:用于感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等脑功能的评估。 4、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如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测查精神症状或心理健康状况等。 按测验的方法分类: 1问卷法MMPI、EPQ等 2作业法:非文字的,进行实际操作 3投射法:测量人格,如洛夏测验、TAT等 5、其它分类: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言语和非言语测验 √心理测验的应用 智力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韦氏量表、瑞文测验等。 辅助诊断,有特殊要求及有可疑智力障碍时用 人格测验EPQ、16PF、MMPI等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加深对其问题的理解。MMPI有助于了解对方是否有精神异常 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如SCL-90,SAS,SDS等。疗效评价——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以上就是博傲网校关于“口腔执业医师复习资料:《医学心理学》第七章(1)”精华内容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医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正在博傲网校口腔执业医师频道复习指导栏目更新,请持续关注。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