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口腔助理医师考生更快更高效的复习,博傲网校为大家整理了口腔助理医师考点:口腔癌的预防,请大家抽空学习一下! 口腔癌的预防 口腔癌 – 狭义:发生在舌、颊、牙龈、上腭、口底及其它非特异部位的鳞状细胞癌 – 广义:加上唇癌,涎腺恶性肿瘤,是世界上第6种最常见的癌症 为什么要预防口腔癌? – 容易转移 舌癌—淋巴结 腺样囊性癌—血性转移 – 治疗费用高 手术大,难度高,常需配合修复治疗 – 预后差 5年生存率50% – 病人生活的质量不高 组织缺损造成功能缺陷及毁容,影响生理及心理 口腔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1)发病率: 常用10万分之几表示,衡量口腔癌的患病情况 – 某一人群在特定时间内(通常是1年)新发生的病例数。 – 我国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的估计标化发病率: 男性为8.7/10万,女性为6.0/10万。20世纪80年代 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差异大 – 口腔癌的最好发地区:南亚。 – 口腔癌与鼻咽癌最好发地区:东南亚 – 口腔癌的高发地区:法国、巴西、中东欧 – 在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 口腔癌是最常见的癌症,占全部癌症的1/3 (2) 年龄 –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高发地区发病年龄呈年轻化 我国:40-60岁为发病的最高峰 西方国家:60-70岁 (3) 性别 – 男性多发 – 男/女 3:1 比例因部位不同而不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调查报告(口腔鳞癌) 1960-1965,男/女患者 2.82:1 1986-1990,男/女患者 1.39:1 女性患者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男性患者 (4) 部位差异 – 影响因素:地区、气候、种族、生活习惯 – 我国:以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等为常见,唇癌较少见 –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舌癌最常见,其次是唇癌和口底癌。 – 印度:颊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 (5)种族 – 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与生活方式和习惯光系更密切 – 黑人中的癌症比白人中的多见 – 亚洲人和西班牙人的口腔癌少于白人和黑人的 (6)死亡率 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因某一疾病死亡的人数。常用10万分之几表示 种族、文化、环境因素不同,死亡率不同 口腔癌的行为特征 癌瘤:来源自上皮 早期:①上皮角化不全 ②沿着小唾液腺导管生长 ③横向癌化,浸润性生长 ④多中心口内起源,口内多处均可发生 ⑤多样的口外恶性肿瘤 晚期:①鳞癌:溃烂呈菜花状,疼痛 ②唾液腺肿瘤:肿胀 肉瘤:来源自肌肉、神经、血管或结缔组织 特点:①多见于青壮年 ②生长速度快 ③常侵犯下颌骨 淋巴结转移,一个或多个牙齿松动 口腔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 癌前病变:白斑、红斑 癌前状态: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白斑:与吸烟关系密切,恶变率0.1%~10%,病因尚不清楚 红斑:恶变率较白斑高数倍 扁平苔藓:女性多发,恶变率较低,免疫性疾病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病率低,恶变率高 需重视的症状:①红白斑②镜下有异常增生③增生的疣状白斑 ④伴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⑤不吸烟的白斑患者⑥有疼痛症状⑦红斑 口腔癌的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 、 生物因素 1. 生活方式 – (1)吸烟(2)嚼槟榔 3)饮酒(4)营养不良 吸 烟:与口腔癌密切相关 证 据: – 烟草中分离出致癌物,烟草特异性压硝基盐 – 烟草导致细胞突变 – 患口腔癌的病人中使用烟草的比例高。口腔癌患者绝大多数吸烟, 不吸烟者少患口腔癌 – 不同的使用烟草的方法导致某部位的口腔癌高发 – 吸烟者中口腔癌的死亡率高于非吸烟者 饮 酒: 与口腔癌的发生呈正相关 途 径: – 使口腔黏膜对酒精中的致癌物质更敏感 – 代谢产物乙醛损害细胞 – 导致肝病,影响对致癌物质的解毒作用 – 影响营养吸收 – 吸烟和饮酒共同存在时有增强效应 嚼槟榔:东亚、东南亚、中国湖南、台湾 —容易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颊癌 营养 – 饮食和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低与口腔癌和口腔癌前病变有关。 – 营养在口腔癌患者的治疗和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2. 环境因素 – 光辐射 –皮肤癌,唇红癌 – 核辐射 放疗后病人 –黏膜表皮样癌,唾液腺癌 – 环境污染 3. 生物因素 (1)口腔感染与局部刺激 – 不良的口腔卫生、牙齿状况差(如锐利的牙尖或边缘嵴,不良的修复体等) 许多口腔癌发生部位有折断牙齿、义齿卡环或不合适的义齿边缘等慢性刺激 局部刺激本身并不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其造成的慢性溃疡可能促进癌瘤的发生。 (2)病毒与梅毒 HSV-1(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HHV-6和HHV-8(人疱疹病毒) HPV-16和HPV-18(人乳头状瘤病毒) 梅毒 口腔癌的预防 预防口腔癌的发生 预防口腔癌对邻近组织的损害 预防口腔癌的转移 预防因口腔癌丧失生命 口腔癌的预防 初级预防:病因预防为主,针对致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未病先防。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防止病情恶化,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1. 口 腔 健 康 教 育 – (1)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 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 注意对光辐射的防护,避免长时间直接日照 平衡饮食 避免过热饮食 避免不良刺激,调磨义齿锐利边缘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拔除残根、残冠,调磨锐利牙尖 1. 口 腔 健 康 教 育 – (2)提高公众对口腔癌警告标志认识 口腔内2周以上未愈合的溃疡 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的斑 口腔和颈部有异常肿胀及淋巴结肿大 口腔反复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2. 定期口腔检查 高危患者: 40岁以上 长期吸烟、吸烟量 > 20 支 / 日 吸烟伴饮酒、口腔已有白斑、长期嚼槟榔 – 自我检查: 头颈部对称性观察 面部、颈部、上下唇、牙龈与颊部、舌与口底、软腭和硬腭 3. 政策和措施 – 控制烟酒使用 – 增加专业人员控制癌前病变的知识与辨别早期病损的能力 4. 防止环境污染 禁烟,核辐射 以上就是“口腔助理医师考点:口腔癌的预防”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口腔助理医师考生更好更快的复习! 你想知道医考合格的秘籍吗?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获取最新必考知识点或 最新考试资讯: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249310992 扫一扫直接加QQ学习群 扫描立即做题 [海量试题][历年真题]等你练!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22494854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13289372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617669025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问题讨论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