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傲教育获得腾讯网教育领导品牌
首页 > 初级护师 >

初级护师真题考点总结《专业实践能力》

2023-02-09 来源: 浏览次数:578 发布者:张老师

1.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南丁格尔奖章每两年颁发一次。
 
3.1982年,国家卫生部医政司设立了护理处。1979年, 国务院明确规定了护理专业人员的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1995年6月首次举行全国范围的护士执业考试。
 
4.基础护理: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病人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如排泄护理、膳食护理、病情观察、临终关怀等。  
 
5.专科护理:以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各专科病人的特点及诊疗要求,为病人提供护理。如各专科病人的护理、急救护理等。

6.护士素质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7.生理性需要指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如呼吸、食物、排泄、睡眠、休息等。
 
8.影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9.环境因素包括:①家庭:满足家庭成员的一些基本需要,如温饱、安全、爱与归属等。②学校:提供正规教育及社会化的场所。
 
10.医院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在35~40dB。长时间处于90dB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11.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时,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引起口干舌燥、咽痛、 烦渴等表现。
 
12.病室应每日通风30分钟, 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
 
13.一般病室温度是18~22℃。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宜。
 
14.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
 
15.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 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人为系统是为某特定目标而建立的系统,如护理质量管理系统。
 
16.护理程序包含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17.一般系统论组成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18.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有层次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环境中的人及事物变化的综合察觉与认识,是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19.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阶段 年龄  危机
婴儿期 出生~18个月 相信-不相信
幼儿期18个月~3岁自主-羞愧
学龄前期3~5岁  主动-内疚
学龄期 6~12岁  勤奋-自卑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老年期 65岁以上  完善-失望
 
20.感觉运动期:0~2岁, 此期思维的特点是婴幼儿通过其身体的动作与感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21.前运思期:2~7岁, 此期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了使用符号的水平,即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但思维尚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事物时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持久和分类。
 
22.具体运思期:7~11岁,此期儿童摆脱了自我为中心,能同时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或更多方面,如能接受物体数目、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改变。
 
23.生理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维持人生命与生存的需要,包括空气、水分、食物、排泄、休息、睡眠等。其是需要首先给予满足的需要。
 
24.安全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前者指个体需要处于一种生理上的安全状态,以防身体上的伤害或生活受到威胁。后者指个体需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觉,避免恐惧、害怕、焦虑等的发生。
 
2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己在工作及生活上的愿望,并能从中得到满足。其是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
 
26.需要层次论在护理中的应用:①识别服务对象未满足的需要;②能更好地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言行;③预测病人尚未表达的需要,或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④系统地收集和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⑤识别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制订护理计划。
 
27.压力源分类:①生理性压力源:饥饿、疲劳、疼痛、生病等。②心理性压力源:焦虑、恐惧、生气、挫折、不祥的预感等。③社会性压力源:孤独、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理想、工作表现欠佳等。④物理性压力源:温度过冷过热、光线过暗过亮、噪声过大等。⑤化学性压力源:空气、水污染,药物毒副作用等。⑥文化性压力源:人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而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不适应反应。
 
28.压力反应警告期:机体在压力源的刺激下,出现一系列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改变,如血糖、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度增加。  
 
29. 角色行为强化指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另外,患病也使病人免除了其原来的社会责任,常发生于由病人角色转向社会角色时,病人常表现为依赖性增强
 
30.角色行为缺如指病人没有进入病人角色,不承认自己是病人,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疗和护理。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及疾病突然加重或恶化时。
 
31.角色行为冲突指病人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其患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行为的不协调。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时。  
 
32.一级预防: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33.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增强抵抗线。其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康强状态。
 
34.三级预防:指继积极的治疗之后或个体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采取的干预。其目的是进一步维持个体的稳定性、防止复发。
 
35.全补偿护理系统:病人没有能力自理,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在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人卫生、活动以及感官刺激等各方面的需要。它适用于昏迷病人、意识清醒但无法行动者及意识不清有一定行动能力者。
 
36.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护士和病人共同承担病人的自理活动,在满足自理需要方面都能起主要作用,适用于手术后病人。
 
37.罗伊认为人作为护理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家庭、群体、社区或者社会人群。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适应系统。
 
38.佩皮劳将人际关系分为4个连续的阶段:①认识期:了解问题的时期,是护士和病人见面后互相认识的阶段。②确认期:确定适当的专业性帮助的时期。③开拓期。④解决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治疗性关系可以结束。
 
39.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
 
40.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如一般市、县医院和直辖市的区级医院。
 
41. 三级医院: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如省、市级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42.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①广泛性:对象是社区全体居民。②综合性。③连续性:贯穿于生命的始终,覆盖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④实用性: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种需求为宗旨。
 
43.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在哈萨克的首都阿拉木图召开了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简称阿拉木图会议)。会议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明确提出:推行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和基本途径。
 
44.护患关系的性质:①治疗性的人际关系:护士作为专业帮助者处于主导地位,并以病人的需要为中心。②专业性的互动关系:护士与病人是相互影响的。
 
45.主动-被动型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病人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如昏迷状态、全麻手术过程中的病人或婴幼儿等。
 
46.指导-合作型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都具有主动性,由护理人员决定护理方案、护理措施,而病人则尊重护理人员的决定,并主动配合,提供自己与疾病有关的信息,对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
 
47.护患关系的分期:①初始期: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确定病人的需要。②工作期: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满足病人需要,达到护理目标。③结束期:圆满地结束护患关系。
 
48.事务性沟通是一种不掺杂个人意见、判断,不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陈述事实的沟通。如“我曾做过剖宫产手术”“我今年50岁”等。  
 
49.人际交往中的距离主要分为4个区:①亲密距离:指沟通双方距离小于50cm,当护士在进行查体、治疗、安慰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②个人距离:指沟通双方距离在50~100cm,人们与亲友交谈、护士与病人进行交谈时的距离。③社会距离:指沟通双方距离在1.1~4m,在工作单位和社会活动时常用。④公众距离:指沟通双方距离在4m以上,如上课、开会等。
 
50.倾听时,护士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避免分心;耐心,不随意打断病人的谈话;不急于作判断;除关注病人的语言信息外还要关注病人的非语言信息,以了解病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51.提问时,护士应注意组织好提问的内容,围绕谈话中心,避免跑题;所用语言应能为病人理解,避免应用术语;此外,应注意提问的时机、语气、语调和句式,避免诱导式的提问和不愉快的提问。
 
52.医疗卫生和法规的基本原则:卫生保护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公平原则、保障社会健康原则、病人自主原则。
 
53.英国于1919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护理法。1968年国际护士协会成立了护理立法委员会。
 
54.护理人员随意篡改医嘱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均属违法行为。如护理人员发现医嘱有明显错误时,有权拒绝执行,并向医生提出质疑或申辩。
 
55.侵权行为是指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人身权利的行为侵犯。如护士不重视病人的主诉或尊严,引起病人的不满,则属于侵权行为。由于诊疗需要,而限制病人的某些活动,如饮水、进食或探视等不属于侵权。
 
56.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几种情形:①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②在医疗活动中由于病人病情异常或病人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③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④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⑤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⑥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57.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58.护理程序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59.资料的分类:①主观资料: 即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②客观资料:是护士通过观察、体检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60.记录资料时应注意:记录的资料必须反映事实,不能有护士主观的判断和结论;客观资料的描述应使用专业术语;资料记录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护理对象的情况,反映不同专科疾病的特点。  

578 人喜欢